盛秋媛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西藏民族中学 浙江省绍兴市 31203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步伐,素质教育教学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把素质教育的内容贯彻到初中数学的实践教学中,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研究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需要更多优秀的人才,只有在素质教育逐渐深入的基础下才能培养更多的人才。因此,教师需在教学中改进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式,既要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也要促使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前言:
新课改的核心目标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其实践性是势在必行的。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越来越规范化、人性化、深入化,学校及教师则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其目的是使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创新完善教学方式,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发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实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素质观
数学作为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基本学科,而素质教育也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所重视,励志做到素质教育与初中数学课堂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逐渐凸显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目标,如何把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的实践相结合,从而有效率地在教学中引入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当下数学教学的首要问题。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还要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数学教学素质观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内容,在讲解知识的同时,首先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渗透。教师可以插入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的成长历史,讲述他们在数学方面的成就,以及对后世的贡献,从思想上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转变学生的思想,树立数学教学素质观。使学生有积极向上的情怀,对数学学习不再抱有排斥心理,为初中数学教学发展有实质性的作用。
二、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往往忽视了开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会运用科学教学的方法。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没有合理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落后,忽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性,会使得学生从数学教学中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影响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影响了学生成绩的提高。因此,初中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和意识,只有意识到教学中的不足,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当中。
例如:在《轴对称》一课,教师可以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展示什么是轴对称,轴对称有什么特点。并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在现实生活中见过哪些轴对称的物体。
还可以把抽象的轴对称图形融入到实际生活当中,转变成立体图形,使数学教学课堂更生动,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逻辑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探索,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数学教学课堂的实效性。
三、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未来数学学习的基础能力,同时也是初中数学课堂中必须要培养的重要能力。在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以此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来获得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也为学生之后的数学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相似三角形》一课,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请学生分别判断出对错。1、等腰三角形都是相似的;2、直角三角形都是相似的;3、锐角三角形都是相似的。从几个问题来看,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但要正确判断出对错也不是那么容易。能够将所有问题全部判断无误,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做到的。这时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就会开始积极思考,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答问题。那么教师以这种教学方式来开发学生的思维,就会让学生积极动脑,结合自己以往课堂所学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并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长此以往,为学生的思维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习水平自然提高,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有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四、引导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课后总结
所谓预习就是指学生在课前独自地学习教师未讲到的知识,对新的知识进行独立自学。学生一旦养了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他们的综合解题能力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也能很快地进入课堂教学的状态之中,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用新课程教育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可促进学生熟悉所学的有关内容,有利于先后知识的衔接,能帮助学生自主归纳知识难点,明确知识重点,以此保障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加强初中数学课前预习认知,为今后更好地教学提供保障。
而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帮助学生科学和系统地梳理知识结构,归纳总结重点知识和主要内容,优化解题思路。如果学生能够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课堂总结,则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课堂思路,从多方面总结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将课后总结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总结过程中发现自己知识薄弱点,以便在课后复习中进行巩固和加强。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各种需求。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知识,同样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要以不同以往的教学方式,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着手,开发学生思维,在学生学习的同时,注重素质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多方面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同时突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建玲.初中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7):164.
[2] 段勇花.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教育界,2019,(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