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知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吴冰俤
[导读]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渗透,学校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与各个学科都存在着联系
        吴冰俤
        福建福州市海云初级中学  福建 福州  350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渗透,学校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与各个学科都存在着联系,特别是物理知识对体育教学、训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针对物理学知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物理学知识、中学体育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体育学科是学校教学的重要部分,党的教育方针提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体育教育为学生智育发展提供了身体基础保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自然与体育锻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教师可以将物理学知识应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在科学引导下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物理学知识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科学指导下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1]
一、设计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物理学知识设计一些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对于体育锻炼产生兴趣的时候,就能够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到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并且从中获得益处,进而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热情,形成良性的循环,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现在学生课业负担普遍比较繁重,不重视体育锻炼认为体育锻炼是在加重身体负担,所以对于体育锻炼比较排斥。教师可以借助物理学知识设计一些比较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得到乐趣,学生就会喜欢上体育课和体育锻炼,并且自觉的投入到体育学习和锻炼中。
        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情境游戏引入到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乐趣,激发对体育课的学习热情。像抢板凳游戏,教师可以将这个游戏升级。在这个游戏中,板凳永远比人少一个,每个板凳学生不用坐上去,教师在每个板凳上放上一些带有气味的液体(用不透明的瓶子装好),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中围着板凳转圈,当音乐停下的时候学生就要抢到板凳,然后闻出瓶子中气味是什么,可能是醋也可能是可乐,没有抢到板凳的学生和没有说对液体气味的学生就会被淘汰出局,一直到最后看一看谁是冠军。在学生被淘汰出局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惩罚,像做一些俯卧撑、蹲起等等。这个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教师可以借助这个环节向学生说明物理知识中分子运动的原理,让学生的身体在得到练习的同时思维也得到锻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2]
二、科学指导,培养良好习惯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借助一些物理知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使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能够有效提高锻炼水平,促进学生正确的锻炼身体,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科学的指导使学生在体育锻炼的时候运用合适的方法,适当的运动量,合理的锻炼身体,促进学生科学的提高身体素质。
        例如: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时候,要注意课前热身、运动强度、运动密度等各个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锻炼的时候,可以借助物理学小知识不断的强调正确的习惯,使学生在科学的指导下合理的锻炼身体,避免受到伤害,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课后的活动为例。学生在上完体育课,经过剧烈的运动之后,需要通过拉伸、慢跑、走路等放松练习手段慢慢的平复身体。但是学生一般在经过激烈的运动之后希望能够立刻坐下来休息,不给身体缓冲的机会,导致发生一些意外事故或给身体留下一定的隐患;例如:在秋冬季体育运动后,因剧烈运动而大量出汗,许多学生就会迫不及待的脱衣服,最后导致学生感冒。这个过程是由于蒸发吸热造成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提醒学生体育锻炼后要认真做好身体放松运动慢慢舒缓剧烈运动之后的身体,保证学生在剧烈运动之后身体得到足够的缓冲,这样学生在教师不断的提醒中逐渐的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意识和能力。[3]
三、组织合作,加强团结意识
        体育教学除了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其他品质和能力。比如:教师借助物理学知识设计合作模式的游戏,学生在参与游戏过程中,发挥自己的长处,规避自己的弱点,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既能让身体得到锻炼也能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物理学中“力矩”、“杠杆”等知识融入体育游戏项目设计中,这个体育游戏项目中需要三个人一组,在参赛的过程中这三个人站成一列,中间的人手里拿一根长的棍子,旁边的两个人随机抽取挂在棍子两端的物体,有可能是篮球,也可能是实心球,挂在两端的具体位置由小组成员商量决定。在这种情况下跑步比赛,看看哪一个小组最先到达终点。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求小组成员有一定的默契和思维能力,能够互相配合,这样一起走的时候不会因为某一方过重而拉低速度。小组的成员可以通过喊口号的方式培养这种默契,通过指令开始迈步走。除了需要学生的默契之外,还要求学生镇定冷静,这种游戏越是慌乱,越是急于求成,越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在进行这个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要有合作意识,彼此之间要互相包容,相互鼓励,减少慌乱。

无论是什么样的运动,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锻炼的时候,不仅仅要注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还可以设计不同的模式锻炼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锻炼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多样游戏,合理搭配活动
        教师在把物理学知识引入到平时的体育教学的时候,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可以借助科学合理的民间游戏向学生渗透物理学知识,最大程度的发挥物理学知识对学生的锻炼作用,使物理学知识充分的融合到体育教学中。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踢沙包,每节体育课之前,为了保障学生在激烈运动的时候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需要先做好热身运动。教师通过对民间游戏的研究发现,踢沙包有利于学生活动身体关节,加强韧带。教师就可以将踢沙包活动设计成一个小小的物理学游戏,作为热身运动。教师可以展开每四人或者六人一组的“沙包接力”活动,让学生在配合的情况下玩转小小的沙包,学生可以将自己擅长的各种花样表现出来,使身体得到最充分的锻炼,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师可通过沙包内置物的不同,重量的不同等合理地引入物理学中的密度知识。
学生在进行十分钟左右的踢沙包活动之后,学生将自己的身体关节都活动开了,教师就可以引入本课的体育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明白密度的含义,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进入到体育锻炼中。除此之外,民间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娱乐性的体育活动,而且还有一定的规则要求,教师将民间游戏与体育活动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无论是身体、大脑还是对于规则的理解都能得到锻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
五、丰富内容,促进体育训练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可以借助物理学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加愿意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因此教师在展开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物理学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训练学生的体能,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借鉴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规则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游戏。在进行这个游戏时,教师可以将场地扩大几倍,接着利用声音的传播原理改进游戏规则。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录音,每个学生将自己在远方听到的声音等到到达终点之后告诉喊口号的学生,谁传达的越准确谁就胜利。通过这种游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爆发力与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自己的身体,同时由于场地够大,也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体育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扩展练习,增添体育技能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掌握更多的体育运动技能,教师可以借助物理学知识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锻炼技能。教师在加强学生体育练习时,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身体素质进行训练,夯实学生的基础,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比赛,使学生通过竞争比赛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通过交流增强运动的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带球过杆的接力游戏。教师为学生准备材质不同的衣服,学生穿上教师提供的衣服用肚子去粘气球,粘上气球之后过竹竿传递给下一个学生,一直传递四次,在最后一个同学身上气球数量最多的团队获胜。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自主结成小组,每个小组五个人,小组成员选择自己想穿的服装。这个游戏中涉及了物理学中的摩擦知识,物质的粗糙程度会影响到摩擦力的大小,而且考察了学生奔跑的速度。教师通过将物理学知识和体育运动结合在一起,可以使学生在课堂训练中掌握多种技能,同时竞争比赛会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自主加强练习,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训练,从而更加熟练的掌握这些运动技能,最终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物理学知识让学生树立科学运动的正确观念,使学生正确的认识体育运动;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体育运动;教师通过物理学知识给学生传授体育运动的知识和规则,使学生能够安全、健康、正确的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5]
参考文献
        [1]史伟. 合理运用物理知识,提高体育运动认知——评《体育运动中的物理学》[J]. 摩擦学学报,2020,40(03):413.
        [2]伊丽努尔·那斯尔. 浅谈中职体育运动学校开设物理课的重要性——以伊犁州体育运动学校为例[J]. 中华少年,2019,(35):260+262.
        [3]李梦昕,王丽娟,陈如专. 体育教学的物理环境对体育课学生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A]. [C].2019:2.
        [4]方敏,孙影. 学校环境对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动机的影响:基本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08):91-95.
        [5]吴万昕. 基于运动人群热可接受度的广州地区体育训练馆界面形式对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