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中职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朱胤鸿
[导读] 中职院校是我国培训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学府,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落实,德育教育和文化教育、技能教育并驾齐驱,成为中职教学中的重点任务。

        朱胤鸿
        重庆市云阳职业教育中心  404500
        摘要:中职院校是我国培训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学府,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落实,德育教育和文化教育、技能教育并驾齐驱,成为中职教学中的重点任务。但是,中职德育教育的开展并不顺畅,受生源、传统教学模式、时代发展等影响,德育工作的相关因素越发复杂、面临的挑战越发艰巨。对此,中职院校需要重视德育相关问题,采取适宜的对策来推动德育的有效实施,提升中职学生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同时培养他们优良的品性和高尚的道德思想,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德育;挑战;对策
        引言:
        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各阶层、领域对人才的引进标准更加综合化,不再过度的重视学历、技术,而是将人才的职业素养、道德精神等纳入了考核的重要指标。中职院校具有技术优势,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但是新形势下,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做出调整,才能给予学生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才能提高学校的口碑和竞争力,而调整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德育教育,应企业需求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
        一、中职德育面临的挑战
        (一)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
        目前,网络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基于其强大的功能,中职学生经常利用网络开展学习活动。但是,凡事具有两面性,关键是“度”的把握和使用网络的方式。中职学生自制力较差,对于网络的迷恋程度较高,学习之余总是会把网络当作休闲娱乐的工具,而网络中大量的不良信息和文化宣传充斥着学生的思想,扭曲学生的价值观,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为德育工作带来的困难。
        (二)重视技能,忽视德育
        技能培训是中职院校教学的一大特色,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目前,学校对学生的评价还是以成绩为主,因此,文化课、技能课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作为公共课且缺少评价机制的德育课程就难以受到重视[1]。不少教师开展德育教育流于形式化,或者将德育课时用于文化、技能教学,学生也认为德育没有实际意义,学好技能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在德育课上表现不积极,使德育教学举步维艰。
        (三)教学模式单调
        德育需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情感上与德育理念形成共鸣。但是,很多学校和教师没有重视德育开展的方式,依然采取的灌输式、填鸭式、管制式教学,没有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这种生硬、单调、古板的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感悟,更无法得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同。


        二、优化中职德育的对策
        (一)深化师生德育意识
        一个人感到饿的时候就会主动找食物,疲惫的时候就会主动休息,这都是意识在起作用。德育工作中,教师、学生是否具备德育意识非常关键,如果教师德育意识较差,就不可能花费精力、时间来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如果学生德育意识薄弱,就很可能日后出现道德品质问题影响自身发展,甚至危害到他人及社会。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加强对教师、学生德育意识的培养。对此,学校可以组织以德育为主题的讲座、班级活动等,奠定德育教育的思想基础[2]。比如,在德育主题班会中,教师需加强对德育价值的宣传,同时设置一些问题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了解学生的态度、建议等,这样教师在设置德育目标、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可以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提高了德育的合理性、科学性。再者,教师也需要向学生分析新形势下,各领域、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让学生了解优秀的德行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学生对德育的重视。
        (二)创新教学形式,完善德育课程
        中职学校设置的德育课程主要涉及哲学、经济、政治、职业道德等方面,多为理论性知识,很多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而且现有的课程体系并不全面。对此,中职院校可以从创新教学形式及完善德育课程两方面加快德育教育的落实[3]。首先,在德育课程的完善方面,教师可以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求知需求,丰富课程体系,设置选修德育课程。同时,教师还可以从图书馆、网络上搜索一些德育资源有效利用。其次,在创新教学形式方面,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用多媒体播放德育视频;让学生分享德育故事或者亲身经历;也可以围绕“德育”编排节目表演或者引入德育主题小品、音乐等,如沈腾、马丽的“扶不扶”就是反映的当前社会比较典型的现象。通过丰富的课程及多样的教学形式,学生对德育的感知也会更加深刻。
        (三)开拓德育教育新途径
        如果把德育实施的路径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未免过于闭塞。生活、社会是德育集中体现的环境,其中更具有丰富的德育素材可以辅助德育教育。对此,中职院校需要对德育途径进行创新和拓展,从多元化的角度来落实德育教育。比如,对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中,如果教师仅仅将“爱国”作为一项强制性的要求灌输给学生,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国家对于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教师组织学生观看近年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或者带领学生听爱国精神讲座等,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了解国家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付出的努力,从而唤起他们内心的爱国热情。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体验军旅生活、参加义务劳动、观察生活道德等等,从这些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中来感受优良的品德和思想,促使自身优化观念。
        三、结束语
        网络文化的复杂性、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以及对德育的不重视等因素,导致中职德育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对此,中职院校需要深化师生德育意识,完善德育课程,创新德育形式及路径,以推动德育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徐德浩, 樊翠玲. 探讨新形势下中职德育实践工作面临的挑战及措施[J]. 求知导刊, 2019, 000(021):8.
[2]周慧. 新形势背景下中职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 v.15(03):249.
[3]郭芸芳. 浅谈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实践德育工作的育人模式[J]. 才智, 2019, 000(015):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