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德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有机结合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李娟
[导读]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逐渐趋于现代化与人性化。德育作为小学教育工作重要组成内容,其与学生个人品行乃至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李娟
        重庆市丰都县社坛镇中心小学校,重庆  丰都  408200
        摘要: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逐渐趋于现代化与人性化。德育作为小学教育工作重要组成内容,其与学生个人品行乃至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将此阶段德育教育工作与生命教育工作进行融合是有效保障学生安全、促进小学德育教育事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实现该结合工作,本文将浅析将小学德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并提出结合策略,以期有序开展结合工作。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命教育;有机结合
        引言
        在小学阶段,学生道德意识与认知水平尚未成熟,其生命安全同样有所欠缺。而该时期是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热爱生命意识的关键时期,因此,将德育教育工作与生命教育工作进行有机结合能充分提升此时期德育工作水平,并让学生初步形成生命安全意识。目前,诸多教育工作者将两者的结合工作作为自身工作热点,并以此为根本进行充分研究。
        一、将德育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进行有机结合的重要分析
        (一)为德育工作开展提供充分安全保障
        在各阶段、各时期教学工作中,学生人身安全是进行各项教育培养活动的根本基础与前提,小学阶段亦是如此。从学生发展特点规律可以看出,小学时期是进行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帮助其树立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1]。因此,若在此阶段同时进行德育教育与生命教育,学生能进一步意识到生命安全重要性,从而自觉远离危险,保障自身安全性。最终,能有效丰富教育教育内容与形式,并保障教师顺利进行德育教育活动。
        (二)让学生提升安全意识,并初步确立正确生命观
        帮助小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生命观是该阶段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让学生意识到生命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更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之一。因此,将德育教育工作与生命教育工作进行有机结合能在提升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同时使其进一步树立科学生命观,即应以何种态度与观念面对自身生命价值。在此情况下,学生不仅能做到珍爱生命,还能明晰生命与道德的深层次含义,从而进一步树立正确且科学的生命观,为良好品行培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开展德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结合工作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丰富德育工作教学目标,提升生命教育比重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与民众乃至教育界的道德观念与标准与传统时代相比也有一定差异[2]。因此,德育教育目标应进行有效补充,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工作时也应增加生命教育内容。

例如,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如下情景:
        小丽在上学途中捡到一个手机,她想将手机交给警察叔叔,但在过马路时却忽略了交通灯,导致闯红灯被擦伤手臂。请问小红的做法哪里正确,哪里不正确呢?
        教师可选择学生进行发言。通过此事例,学生能明确拾金不昧是其应遵守的道德要求,但闯红灯却与道德法律相悖;此外,进行该工作的前提是确保人身安全。之后进一步体会道德与生命的联系,并将两者结合理解,显著提升自身道德素养与安全意识。
        (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自身素养,落实德育与生命教育结合工作
        在小学阶段,教师是学生德育学习引导者,也是学生安全教育执行者,在将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充分结合相关工作中,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具有重要作用[3]。因此,在实施结合工作之前,教师应紧跟社会潮流,明确时代需求,利用各类资源与途径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提高自身整体素养,从而充分落实德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结合工作。例如定期参加相关教育讲座,明确当前该工作具体动向;教师之间彼此探讨,共同寻找并解决结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施结合工作后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在此情况下,教师教学现代化水平将显著提升,能进一步确保在实施德育工作的同时落实安全教育,充分保障结合工作实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能让学生在专业化体系与教学工作中,培养高尚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生命观念,为后续深层次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引入动态化信息资源,增加学生直观感受
        在现代化强教学工作中,应用动态化资源是提升教学效率,落实教学工作的有效措施。因此,教师可在进行二者结合工作时引入影视化资源,让学生直观感受德育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可设计如下动画场景:
        小刚和小强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无意中发现一名歹徒正在抢劫路人,小刚主张记住歹徒样貌特征,悄悄离开并报警。小强认为自己“身强体壮”,一定能制服歹徒,便盲目上前“见义勇为”。最终却被歹徒所伤,而小刚报警后,警察不久便抓住歹徒。
        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对比学习,能让学生进一步培养见义勇为品质,同时明确更应在保障自身安全前提下进行此行为。
        总结
        在当今时代下,结合德育教育与生命教育开展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教学工作的必然趋势。因此,各小学与教师应充分抓住这一特点,在进行德育教学时有效融入生命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树立正确三观,同时提升安全意识,珍爱生命。最终在整体上推动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夏翠莲.小学德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结合的策略[J].求知导刊,2020(10):76-77.
[2]孔翠.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有机结合[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3]王雪静.让生命因享受教育而精彩——承德市双滦实验小学德育教育特色发展之路[J].劳动保障世界,2015(1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