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肖正图
[导读] :作为小学学习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的数学,也是当下很多教师在小学数学工作中的难点和需要补足的学科之一。生活化教学目前在小学数学中是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
        肖正图
        岑溪市糯垌镇大地小学
        摘要:作为小学学习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的数学,也是当下很多教师在小学数学工作中的难点和需要补足的学科之一。生活化教学目前在小学数学中是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如果可以在数学的讲解时加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有效的转化传统的数学教学思维,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提高,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但目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还有一些不足,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前言:作为小学学习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的数学,也是当下很多教师在小学数学工作中的难点和需要补足的学科之一。同时数学学科也是以生活为基础的应用形成的一门学科。也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数学的思维有所欠缺, 导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有一些困难。所以为了额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效果,可以在数学的讲解时加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传统教学和生活化的新方式相互融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文章通过对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意义,对教学办法的策略进行探讨,分析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和融合,最终达到提高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质量。
        一、生活化在小学数学中的教学作用
        儿童因为年龄的限制,逻辑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有限,如果教师只是对知识进行简单粗暴的灌输,会使得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办法缺少正确认知,导致自己数学能力受到限制。随着新课改理念的革新,我国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要求也精益求精,怎样在小学教学中用更好的方式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应用,也是众多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一直探讨的难点。
        数学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人们日常生活都和数学息息相关,可以用数学的思维和办法解决我们身边的一些问题,也可以用这种思维让小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促进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达到了提高成绩的同时,也让学生更愿意学、愿意用数学知识。这需要教师合理根据新课改标准运用生活化教学,塑造适合的数学场景。只有顺应时代的变化,才可以更适应当下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未来打好基础。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是小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的技能,也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前提条件。但是受限于传统的陈旧教育方式单一化的知识灌输,重知识轻能力,使的在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受限。所以,活用生活化教学法在数学中的应用,对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我国数学教学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1、用生活元素替代传统单一教学
        当前很多地方的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上过于单一,缺少整体的教学过程。由于数学抽象化的特点,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时没有基本知识基础。很难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还有的在教学活动中只重视数学结果的批改和讲解,没有前期的指导和思路方法,致使学生对数学时的认知、思维方法、理解和动手实践能力匮乏,无法培养数学的逻辑思维。
        数学作为理性的科学,需要具有数学逻辑思维和联想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用生活元素代替传统教学法,帮助学生用生活中的现象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可以更容易学习和运用知识。

举例来说,如果进行百以内的加减计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坐地铁的方式帮学生理解;一辆长途汽车在始发站时车上有20人,第一站上来15个人,第二站下去了9个人,那现在汽车上有多少人?同时可以用多媒体动画的办法形象的讲解题目,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形容方式,对数学学习更好的理解,也更有兴趣学习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
        2、不断发现身边的数学生活素材
        代信息和知识的传播速度很快,即使是小学生在网络和多媒体的影响下,对知识和事物都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教师应该重视和指引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留意身边的人和事,突出数学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和重要性,让学生们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始,发现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知识,更好的解答数学学习中的问题。例如学生喜欢动画片,就可以用动画片的元素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熊大熊二守护的树林有50棵树,光头强第一次砍伐了15棵,熊大熊二种上了10棵。光头强又砍伐了20棵,那么现在树林还有多少棵树?用这样的学生们喜欢的生活元素加入到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更好的了解和探寻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的数学的逻辑思维的培养。
        3、让生活元素融合进数学的思维
        本应该是发散思维的数学却华而不实,缺少了生机和丰富的创造性。有些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忽视了学生自己个性和丰富的想象力,无法表达学生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展现自己的个性。举个例子,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学到的有关“质数和合数”的知识,计算自己和爸爸妈妈的生日,是质数还是合数?这样贴近学生自己生活的方式,不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在运用的过程中更加熟练掌握,同时在生活中用运用到自己所学知识,让学生的自信逐渐提升,也更愿意学习数学。
        4、学校和家庭的相互配合,促进数学生活化的运用
        除了在学校的学习外,教师也应该和家长配合,通过微信、网络等方式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的知识和家长沟通,还有当孩子在家中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后,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这样家庭和学校互相配合,才能让数学在生活中被学生更好的运用,也潜移默化的对孩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生活化教学如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艰巨有漫长的过程。但是生活化的教学又对小学数学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提升小学学生的数学水平、提高各方面能力、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很有帮助,也为学生为来的数学方式和数学思维打下基础。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新颖的、符合实际的,更是顺应了当下不断前进的是时代潮流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兴趣学习、数学能力提高的重要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赵雪.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24(4):123-124.
        [2]李林.生活化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中华少年,2019,24(8):137-137.
        [3]王桂芬.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信息周刊,2019,10(03):0279-02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