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 吴中凤
[导读] 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提出的新教学理念,随着核心素养与小学数学的相结合,对于学生的数学教学也不再只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灌输上
        吴中凤
        重庆市奉节县三台小学  重庆  404600
        摘 要: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提出的新教学理念,随着核心素养与小学数学的相结合,对于学生的数学教学也不再只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灌输上,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自身的教育,以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书山有路勤为径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核心素养理念下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此,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实现对核心素养的生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成;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也是实施核心素养的组织者与引导者,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教学发展历史长河中存留的时间相对来说是比较长的,因此,对于小学数学中核心素养的生成教学,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要将教学重点从知识的传授上转移到学生自身品质与数学能力的培养方面。此外,教师必须要改变课堂扮演角色,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并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进而构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
        例如: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二)”教学,由于小学高段学生已经具备自主探索意识与独立思考能力,所以,教师在对此内容进行教学过程中,便可以以“台风入境”作为切入点,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台风的音频,如,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海平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对台风的位置与移动方向进行关注,以便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进而为本次课程的教学奠定基础。之后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音频信息对台风的中心具体位置进行分析与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点拨学生,使学生明白东偏南30°的意思,以便学生能够准确的将台风的中心具体位置进行明确,并让学生得出要想对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进行明确,必须要根据台风的方向与距离来确定。之后,教师再次位学生以图片的方式出示台风消息,图片内容为:台风达到A市后,改变方向,向B市移动,受台风影响,C市也将有大到暴雨。结合此信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来将B市、C市的具体位置进行画图表示,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台风的移动路线,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位置与方向的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

[1]
        二、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才能够主动的进行学习与了解。小学高段的学生其思维已经得到一定的开发与发展,所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将理论性的知识更加直观的呈现,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索,便于学生主动的接受知识,这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重要教学手段。
        例如:小学数学中关于“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在之前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对分数建立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分数的加法与减法对于现阶段的学生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实物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蛋糕模具的方式来使分数的加、减教学更加直观化。教师先将蛋糕模具分为六份,给同学A一份,再给同学B一份,之后再次给同学A一份,让学生想一想同学A一共有多少蛋糕,进而启发学生将1/6与1/6相加,以此来实现对分数加法的教学。随后,教师通过此种教学方法对分数的减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知识的迁移与强化中,提高学生对分数加和减的认识。直观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思维从直观感知转移到形象思维,进而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
        三、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随着学生问题意识的不断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也会随之提升,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小学数学中关于“扇形统计图”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以问题的方式来驱动学生的自主探究,如,扇形统计图中的圆代表的是什么?各个扇形分别表示什么?等等,让学生围绕问题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思考,进而得出答案。问题驱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同时还能够在问题探究中养成独立思考与分析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与生成。
        四、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将核心素养理念与数学教学相融和,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以问题为驱动等教学方式来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进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德平. 浅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策略[J]. 考试周刊, 2019, 000(056):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