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花梨镇中学 贵州 贵阳 550312
【摘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认真学习过音乐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在音乐课上的学习效率较低。老师需要在学生的基础上使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音乐水平得到提升。声势律动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它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教学中结合身体动作去理解音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出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本文对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声势律动、初中音乐、教学运用、研究
初中音乐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的学习下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接受音乐的熏陶,让学生的欣赏能力以及音乐素养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美感。但是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老师要结合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合理的加入声势律动教学,调整教学观念,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精彩,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让学生的对音乐的节奏以及记忆能力得到提升,发挥出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1]。
一、声势律动的概念以及教学意义
所谓声势律动就是让学生将身体当成自己的乐器,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来让音乐的拜偶像形式多样化。声势不需要多么高难度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做出动作姿势,让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提升,促进音乐学习的进步。
声势律动加入到初中音乐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节奏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只有掌握节奏感才能开展更好的音乐学习,在声势律动下学生的身体会和节奏有很好的配合,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其次,能够加强昂学生的记忆能力,在动作和音乐的结合下,学生的记忆能力能够得到提升,还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用肢体动作进行表达时发挥出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音乐的学习对学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声势律动下,学生的学习以及各项能力都会得到提高,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音乐教学变得富有趣味性[2]。
二、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感知音乐节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展不一样的音乐教学。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流行歌曲,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中,提高学习兴趣。然后逐渐提升学生对音乐节奏感的认知和感悟。
利用声势律动来充分对学生开展培训,强化学生对节奏感的熟悉,让学生跟着音乐做动作。利用简单的扭转身体、拍手、跺脚以及打响指的方式来做动作,让学生的协调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江河万古流》这首歌曲的学习中,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去轻轻敲打桌面,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节奏感,去感知音乐中的节奏,让音乐的学习更加轻松。
(二)开展游戏教学,强化音乐教学
音乐的种类千千万万,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旋律。在开展音乐教学时,老师可以巧妙借助声势律动来开展游戏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游戏的基础上提升音乐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让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科学有效。例如,老师可以开展“音乐接龙”小游戏,学生需要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对老师的一举一动有所掌握,这样才能促进音乐的学习。要对所听到的相对应的节奏进行模仿,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的突破自我,让教学效果得到提升。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开展教学,正确引导和协调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去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创新,积极投入到音乐的感受中,强化音乐教学的开展。同时,要让声势律动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让学生对音乐作品能够进行感知和模仿,这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也会提神。要充分利用游戏教学来吸引学生,让学生的参与率得到提高,进而让教学效果得到提升,让音乐教学得到良好的开展[3]。
(三)创造教学情境,提升欣赏能力
在音乐的学习中,老师可以给学生创造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一般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审美能力,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例如,在《丰收之歌》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借助声势律动来让学生对音乐的意境有所体会,进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得到提升。在学习中边学习割麦子以及收庄稼的动作,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辛苦,并且感受到收获时的喜悦之情,让学生能够热爱劳动。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下,让学生能够结合声势律动去欣赏音乐,让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更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能够自主投入到学习中,促进自身的全面成长。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的学习中,要更好的提高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出声势律动的巨大作用,让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得到提升,全面促进音乐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提高,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季建芬. 黄河之声. 2018(16)
[2]初中音乐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路与实践[J]. 张小雪.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11)
[3]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J]. 霍宜彬. 亚太教育.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