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利
重庆市江津区向阳小学校 重庆市 江津区 402260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地方实行了素质教育,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培养。这大大推动了小学音乐课程的发展。在这个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教学方式日渐多样化,多媒体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这同样也适用于应用于音乐教学上,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还提升了同学们对音乐的整体感知。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小学音乐、应用。
引言: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发展。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打破了陈旧的白板式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向学生展现了一个有画面,有声音,有情感的课堂。使呆板地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视觉盛宴,不仅扩展了对音乐知识,还陶冶了音乐情操。
一、创造情境,开展新课
好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正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后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样,音乐课程的开展至关重要,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是播放下音乐,让同学们跟着演唱,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没有让同学们明白这首音乐的意思,也不能领略其中的情感,使得整节课都枯燥无味。而把音乐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不仅给学生创造一个绘声绘色的画面,还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他们对音乐的认知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湘艺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茉莉花》这一课时,我利用直观性的教学原则,把江南美景和茉莉花的照片导入到多媒体上,并用幻灯片播放出来,让学生以最直观,最全面的角度欣赏茉莉花,然后以民乐合奏的《茉莉花》为背景音乐,对同学们进行讲解和分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同学们做到课前了解,整体感知本节课的内容,提升学习兴趣。
二、集中注意,丰富课堂
小学生的特点多为好动,灵活,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很难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中。这就需要展现多媒体的功能,丰富课堂形式,用最有效的方法,抓住学生的眼球,集中学生的注意。
例如:在学习湘艺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猜灯谜》一课时,我采用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用多媒体播放音乐,让提前准备好的几名同学上台表演小动物,其余同学猜测。游戏完之后适当引导:同学们,知道吗?其实谜语也是可以用音乐唱出来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谜语歌曲。向同学们展示风格各异的谜语歌谣,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让游戏带动学习,用游戏集中注意,从而推动课堂的效率。
三、开拓资源,培养审美
小学音乐不仅是听觉的盛宴,更是提升审美的重要途径。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功能全、种类多、效果好的优势,去挖掘音乐中的美感,寻找音乐中的快乐,体会大自然的淳朴。使同学们受到美的感染和影响。
例如:在学习湘艺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采茶舞曲》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给同学们播放了《茶山谣》的视频,让同学们一起讨论视频中的小女孩在做什么?同学们积极讨论给出答案后,引出今天的课程采茶舞曲,播放音乐中,让同学们在音乐中体会视频中所播放的采茶,沏茶画面。带领同学们了解中国的茶文化。把音乐融进生活,用生活提高审美。
结束语:如果说音乐是小学生成长路上的照明灯,那么多媒体就是这盏灯光的引路人。二者相辅相成。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给生活带来了便利,还优化了教学效果。让同学们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在信息技术的带领下,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提高自身的美感。
参考文献:
[1]丁慧芳.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初探[J].华夏教师,2019(11):93.
[2]陆霜.小学音乐高效课堂信息技术的整合与构建探讨[J].北方音乐,2017,37(20):215.
[3]周波.基于信息技术的国学经典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