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儿童美术点仿画教学方法初探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郭春雪
[导读] 美术治疗不仅可以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改善情绪状态,缓解或消除负面信息所造成的各种絮乱心理,帮助他们实现心理能量的疏导。
        郭春雪
        广东省清远市特殊教育学校511800
        【摘  要】美术治疗不仅可以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改善情绪状态,缓解或消除负面信息所造成的各种絮乱心理,帮助他们实现心理能量的疏导。本文采用模拟点仿画教学法,帮助智力障碍儿童融入情感,提高自我意识,促进成长,提高绘画能力。
        【关键词】点仿画 教学方法 智力障碍儿童                                
        引言:所谓点仿画,就是纸上有很多点,用一条线连接这些点,就有了一幅画。点仿画是智力障碍儿童美术课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方法。智力障碍儿童存在大脑损伤他们认知水平较低,思维模式非常直观。对于没有绘画能力的智力障碍儿童来说,点仿画是一种很好的绘画活动。
        一、教材的选择应贴近生活,降低难度
        智力障碍儿童存在注意力分散不集中、记忆力差、语言能力差、思维能力低、情绪不稳和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特点。因此,在智力障碍儿童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多维的、视觉化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我的爸爸》这一节课堂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使用多媒体播放绘本书《我的爸爸》把图、文、声、像形成统一体。从而更加直接的展现爸爸头发的线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融入情境,使他们对头发的线条有一个初步印象。然后教师可以引导智力障碍儿童画直线,曲线。智力障碍儿童很难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规范的绘画,此时可以将点仿画的作品让他们进行临摹。同时也可以让智力障碍儿童将点自由组合,创作一些简单的线条。通过对智力障碍儿童绘画作品的分析,从线条类型的角度分析他们的绘画作品,以增强他们的视觉记忆,为后续的美术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智力障碍儿童的临摹训练,注重线条的表现力
        线条作为美术绘画的重要造型手段,具有很强的情感表现力和重要的造型手段。不同形状的线赋予人们不同的情感状态。线条还具有引导人们视线的功能,引导人们的视线随着线条的弯曲、移动方向和上下波动而移动。不同的线条,给人不同的视觉体验,造成人们不同的情感联想。同时不同形状的线条也包含着不同的情感因素。智力障碍儿童特定的某些生理和心理缺陷,使这一群体的人思维能力低下,缺乏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共性都很差,更不能作出推论。在美术绘画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遇到学生合作困难、接受能力差等问题。因此,对有智力障碍的儿童来说,临摹点仿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临摹主要面对的是他人成功的作品,这比智力障碍儿童自己绘画容易的多。临摹点仿画只是一种学习绘画的手段,并不是复制他人的作品,而是让智力障碍儿童理清创作的思路,体会每一个环节,借此来深入系统的学习优秀的画作。智力障碍儿童临摹点仿画应注意以下情况:1、会缺失点,画完后才发现缺失了一些点。2、往往会把不相关的一点甚至多个点连在一起,结果画不出对象。3、会发生断点,不能连接成物体。


        三、掌握基本绘画技巧
        1、“看点描画”智力障碍儿童再画点仿画时,选择熟悉的物体让学生练画,并耐心地指导智力障碍儿童慢慢地一个点连接到一个点上,要准确地连接起来。在教学设计中,从“线性”到“面性”的逐步过渡,必须遵循图案中的图形由简单到复杂,以及从点、连接点、线、画线段、曲线、画图与组合原理、一小步、小分量按步骤顺序进行。这使得有智力障碍的儿童在绘画的时候更容易把点连起来。
        2、短线和长线是直线练习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让学生临摹一些短的线,然后临摹长的线。同时,画线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的思维。
        3、曲线的练习。曲线训练是为了让手腕更活。有短曲线、长曲线、弧线、波纹线、刚性线等线条的厚度、长度、密度排列、组合,可以反映不同的纹理。
        四、 勇于创新,激发智力障碍儿童的想像力
        绘画是智力障碍儿童自主掌控、表达需求和展现自我世界的图像语言。天马行空的创意和想法是教师所不能及的。智力障碍儿童绘画呈现的多维特征,不仅可以为我们了解智力障碍儿童心灵状态提供表征依据,还会向我们显现每个孩子独特的思维特点和气质特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艺术作品作出合理而人性化的评价,不断的肯定和鼓励,尊重每个智力障碍儿童的想法和创作。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重视美术教学的人文性。
        五、 欣赏作品,感受艺术
        “赏识教育”无疑是鼓励学生,赏识学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一种责任,也是重获自信的最佳途径。美术欣赏课能帮助智力障碍儿童了解形式美的基本概念,如对称、平衡、感受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智力障碍儿童的审美体验,对审美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不懂欣赏艺术,艺术创作将失去它的意义。
        智力障碍儿童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很难用言语来表达,因为他们理解能力有限。在智力障碍儿童表达内心想法时发现优点和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同时,在欣赏课中增加教学乐趣,智力障碍儿童透过鼓励、表扬及其他教学方法,感受学习满足感及成就感,从而感受美,享受美,最后,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美术教学质量,使他们喜欢学习美术。
        参考文献
        [1]邵雪原,针对特殊儿童开展治疗性英术教育方法的策略研究 J .美术大观,2018.366(6):?130-131.
        [2]王娜,慢慢地陪着你走一一《关注特殊儿童艺术治疗公业联盟》绘画艺术治疗体验 J .课堂内外:?教师版.2017 (5);?4-5.
        [3]刘应军,韦荣华,阳光下的英术教育一一以崇左市江州区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J .艺术评系,2018(8):?126-128.
        [4]失名,特殊儿童关术治疗个案研究一对一名特殊儿童美术治疗过程及绘昌作品的分析 M 兰州教育学院学权。?2018(3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