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理念下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王昌红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高中正是学生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人生观与价值观确立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转变过去的讲授模式
        王昌红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高中正是学生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人生观与价值观确立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转变过去的讲授模式,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结合生活,具体实例进行剖析;从实践出发,提高教学效率;创立提问情境,整合零碎的知识点这几大关键方面,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高中地理教学经验,对该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情境教学;实践
        相较于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到的地理知识而言,高中所讲解的部分则更为细致。从内容上说,高中地理的更贴合我们的实际生活,我们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到有关于高中地理的影子并加以应用。
一、结合生活,具体实例进行剖析
生活情境在高中地理教学的情境构建中最为常见,简单来说就是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所学的知识有所感悟和应用,把逻辑性和抽象性比较强的知识具象化到生活中。这样的教学方法更有助于学生的吸收,让学生用更容易的办法接受所学到的知识,把教学开放化,让学生自发的对生活中出现的地理现象进行分析,而不仅仅是靠教师在课堂上陈述课本或者考纲上所要求的内容。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情境教学应用条件更为圆滑,能够轻松覆盖和融入实际生活,学生所感受到的应该不仅仅是知识的应用,而是回扣到当前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正确的人文地理观念上去。
就比如大气循环这一部分内容,在高中教学中属于重难点部分,本身也比较抽象,学生难以进行掌握。教师可以结合周围实际的生活情境和天气变化来说明,借助周围的山去说明气流的走向,在学生明白和理解大气循环的原理和影响后。教师可以举例讲解如果要建立一座工厂,应该建立在我们当前生活城市的哪一个位置较为合适,或者列举出当前城市中一些比较重工业的产生污染气体的大型企业,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去找出对市民生活影响最大的企业或者依据污染程度和可能性对这些企业进行排序。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把地理上产生的问题回扣到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上,就能够去正确提倡学生保护环境,帮助学生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样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更容易让学生自发进行,较为符合新课改下的教学环境,也能够为学生养成一个正确的生活情境。


二、从实践出发,提高教学效率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动手能力,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我们只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脑力记忆,很多知识点学生不明原因进行背诵,在背诵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效果上并不显著。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重点已经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变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地理学科也就因此具备了更多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作用也更强。教师在创立教学情境时可以引入实践的方法,让学生应用地理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天气现象、社会现象等。让学生自发的把社会生活和地理学习联系起来,本身就是在创建地理教学情境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时需要大量查找资料,去满足对某一具体问题的分析,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层次提高了,也就提升了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
还是以大气循环为例,学生可以查找当地有关天气变化的天气预报进行分析,或者说对某一天忽然天气发生变化的实例进行分析,是由于怎样的原因导致的天气变化,现在的手机天气中可以显示当前的风向、风力大小、体感温度、颗粒物浓度等,[1]学生就可以借此数据进行一定的分析,结合所学的知识。老师也可以组织一些实地探究的活动,具体的观测某一段时间的天气特征数据来进行分析。如观测海边某地区天气忽然变化的原因,是遭受哪些气流的影响,这种影响会持续多久,让学生在分析的实践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点的应用和探究。
三、创立提问情境,整合零碎的知识点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创立合适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高中阶段的学生接触到的知识大多零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在整合知识点的能力上有所欠缺。学生所接收到的知识大多为零散的知识点,学生无法将这些知识点组合在一起。当前的教学背景下,或者说教学趋势,就是教师会把书本中的内容精简化再呈现到学生的眼中,由此造成学生自身对于精简知识点和总结知识点的能力有所缺失。书本给出一段文字,学生很难从中提取出重点的内容,或是觉得这段文字处处都是重点,无从下手。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放手,让学生自发的总结出书中的一些内容,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再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让学生对知识点形成一个正确的理解,逐渐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以水循环这一节的内容为例,水循环中主要讲解的板块为水循环本身,在学生对水循环有一定了解之后,再进行对海水性质的教学和海水运动的讲解,[2]在进行这些知识的整合,产生一个问题研究,要求学生对淡化海水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做一阐述。这就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具体的整合,结合海水的性质和运动特点,去具体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的前提就是能够把之前所学到的知识整合起来,因此教师采用合适的问题情境进行引导是有必要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其高中地理学习生活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王海东.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的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0(27):25-26.
[2]罗红娟.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运用的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8):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