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韬
湖北省竹山县柳林乡中心学校 湖北 十堰 442224
摘要: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上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个阶段也正是处在学生叛逆期的一个阶段,所以教学老师应该特别关注学生的核心素质能力培养,为初中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本文重点培养道德与法治中的学生法律观念,合作能力,以及提升学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道德与法律的核心素养提升,从而加强教学老师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在实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还是采用传统的固化式的授课模式,主要以灌输式灌输内容为主,数学老师结合课文内容把知识点串讲一遍,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下来,缺乏对学生思维逻辑能力方面的培养,长久以来,这样固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厌恶,没有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比较差。对于这种情况初,中小学老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固化式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多留给学生课堂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素质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从实际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学老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内容为学生创造一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与此同时可以将课文中的法律知识渗透到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在情境中的感知能力,让学生亲身体会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提升初中学生核心素质能力的培养[1]。
比如,在学习《法律伴我们成长》这一课时,教学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小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创造一种生活情境,让学生思考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时教学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正确处理问题的办法,从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利用多媒体搜索小视频播放,视频的内容可以是,有一名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冲过来两个陌生的人,其中一名控制住学生,另外一名进行恐吓,向学生要一些零花钱。然后老师可以抛出问题,假如我们是视频中的学生,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可以结合本课我们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这时老师可以适当的进行引导,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最后教学老师可以总结所有学生的观点,综合出一条可以用法律武器保护到我们的观点,比如可以建议学生在那种情况下,先把身上所有的钱给陌生人,然后记住陌生人的长相,在安全的情况下报警。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体会法律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积极性。
二、通过合作学习法提升学生交往能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学老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来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老师可以结合课堂内容将班级以5~6个人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就课堂知识点进行讨论,彼此交换自己的想法,最终以小组为单位,发表本组最后的解决。这种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还增加了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友谊的天空》这堂课的时候,课堂教学老师可以这样操作。首先,对班级进行分组,在分组时教学,老师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家庭情况,个人爱好等等个体差异的不同进行分组,并且还要保证每一个小组内都有学习好的跟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这样可以保证小组之间能力相当,否则就失去了小组分组的意义。为提升整体的小组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然后,教学老师可以抛出情境问题。比如张三送给了李四一件特别珍贵的礼物,在张三的爸爸知道这件事情以后,要求张三也回赠给李四一件同样珍贵的礼物。假如你是张三,你觉得怎样做比较稳妥?老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结合文章所学的构建良好友谊的角度出发。最后,教学老师可以让每一个小组都发表一下自己小组的观点。找出一个结合实际情况的答案,为大家进行分享。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提升了学生之间的交往能力。
三、利用角色扮演法提升学生构建和谐社会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学老师可以结合文章内容为学生创设一种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练习。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构建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从而提升构建社会和谐的能力[2]。
例如,在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堂课时。小学老师可以创设在红绿灯路口过马路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学生,老人,还有出租车司机的角色。内容可以是在学生扶着老人正在过马路的同时,出租车司机冲出来并撞向学生。情景模拟完以后,教学老师可以让学生代表发言,对这次的事件有什么看法?通过这样的场景模拟,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创造和谐社会,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学老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点联系在一起,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实际讨论中,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提升,从而获得更好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段锐琦.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 ??课程教育研究.?2020(12)
[2]徐红娜.??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J]. 课程教育研究.?20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