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月香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特殊教育学校 532200
摘要:我国教育部门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提出教学均等化和教学全面化的理念。教学不只是需要针对正常孩子,同时也需要关注特殊儿童。以教学来弥补特殊儿童心灵上的缺陷,从而有效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自信心。作为一种新的方法,送教上门凭借教师上门服务,有效满足学生需求,解决特殊儿童行动不便的难题。本文简要分析了特殊教育中送教上门开展的有效策略,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特殊教育;送教上门;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方式持续创新和完善。基于当前推动特殊教育计划的落实,满足特殊群体的学习要求,我国教育部提出教育均等化的理念。由此开启了送教上门实践活动。这一方法可以充分与特殊群体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针对性的设计行动计划,有效落实各项教学活动。想要推动送教上门全面开展,必须能够对工作当中的要点加以明确,通过良好的教学体系、科学的管理策略以及针对性的教学,使得特殊群体的学习和生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一、积极推动送教上门试点工作组织体系的创建
送教上门具有的优势想要得到充分发挥,必须首先能够对相关职责加以明确和落实,为此推动组织体系的创建以及完善非常重要。当前需要在重点项目当中纳入特殊教育工作,使得各部门能够对自身职责认真履行。基于此必须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做到统筹全局。对于教育部需要积极和相关部门协作,如残联、计生委等,从而明确界定特殊群体,尤其是能够创建专门工作小组,对负责人加以明确,并配备对应的管理体制,形成多级有效管理网络;第二,注重均衡发展。对各地区教育部门而言应当注重在责任落实过程中采取就近原则。采取统一规划试点学校的方式,同时能够推动工作指导中心的创建,确保教育资源能够实现科学的分配;第三,强化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公益性质的教育工作,送教上门不管是落实,还是管理,均离不开一定的资金。所以教育部门应当注重对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协同,对经费收支标准进行确立,并在整体预算当中纳入工作经费,除此之外还要按照相关规定,切实保证补贴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采取科学管理方式明确对象以及原则
科学的管理方式需要首先确认服务对象和原则。由于特殊教育的服务对象大多数无法到学校接受教育,但是自身具有接受教育的能力。
1.明确送教上门对象来源
学生因为家庭因素、身体因素导致自身无法前去学校进行学习,另外也有一部分是由于家长不愿意接受现实,所以不会选择让孩子主动去接受教育,或者是主动去接触教育机构的。这部分儿童大都主动待在家里。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借助一定的机构,能够积极联系和沟通。
2.有效筛选送教上门对象
当确定没有接受教育的儿童之后,应当采取一定的筛选,以确定哪些对象是需要采取送教上门的。通过筛选可以让那些具备条件的儿童能够进入到学校进行学习,学校有着丰富的资源、系统化的教育方法以及动态的教育环境,所以更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筛选时应当对各个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了解,并多与儿童进行沟通,及时观察儿童,必要时可以通过一些评估工具完成筛选工作。
三、针对性送教上门并保障儿童权利
我国先贤很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在特殊教育方面,由于教学形式的特殊性,想要推动送教上门质量的提升,就应当充分与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相结合,然后针对性的采取对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1.创设优秀环境
送教上门工作的开展需要首先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创设优秀环境也是推动特殊教育服务完善的关键。所以,学校方面需要注重和社会、家长等方面的沟通联系,切实能够建立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以此为学生学习构筑良好的学习环境。
2.丰富教学内容
针对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活动,应当积极转变思想,改变以往的守旧思想,尤其是不能够以“可怜”的眼光来对待这些学生,而是需要充分结合教育部均等化的教学理念,给学生能够提供一个与健康孩子相同的教学条件,还要重视课程内容的不断丰富。不只是需要有一般教学内容,也需要适当增加心理素质的课程,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帮助学生能够走出学习过程中的困境。
3.提供全面服务
针对性送教上门需要切实对特殊教育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保障。为此需要提供全面的服务,包括文化、政策以及关怀。文化方面,需要注重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文化传递,同时注重培训关于医疗卫生方面的相关内容。政策方面,需要严格基于国家相关政策、条例等出发,对特殊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然后实现从县域到乡镇再到农村的层层执行,确保政策能够有效落实。关怀方面,需要学校能够针对特殊学生,从生活层面、家庭层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关照,能够帮助他们缓解一定的家庭负担,使得孩子能够从中感受到温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部提倡均等化和全面化的教育理念下,特殊教育已然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过去的教学形式不够全面,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在学生自信培养、健康素质提升方面有着不利一面。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实施,要求在特殊教育领域能够积极推动送教上门,以此制定和提出全新的工作体系,为今后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吉小慧. 试谈如何有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1):209.
[2]崔芳芳, 胡二花. 试论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的开展[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8, 33(06):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