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荣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6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构建大思政格局的时代背景下,要想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成效,应当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努力使其融入到协同育人体系当中。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课程思政对高职院校协同育人重要价值的基础上,重点就如何发挥课程思政的积极作用、推动高职院校协同育人取得更好的成效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价值;策略
在我国越来越重视培养职业人才的新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构建更加科学的职业人才培养体系,是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作为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拓展性,特别是在当前构建大思政格局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将课程思政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倾力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从当前高职院校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整体运行情况来看,尽管已经对课程思政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也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有力的促进了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但按照较高标准和要求来看,个别高职院校还没有将课程思政纳入到协同育人机制当中,课程思政的整体水平仍然相对比较薄弱,需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优化。对此,应当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重要价值,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努力推动课程思政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进而促进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步入科学化轨道。
一、课程思政对高职院校协同育人的重要价值
课程思政就是将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融合,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最大限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性、渗透性和互动性。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来看,最主要的就是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效结合,进而发挥协同效应,最大限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在构建大思政格局的时代背景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应当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对高职院校协同育人的极端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课程思政体系,努力使课程思政发挥多元化功能与作用。深入分析课程思政对高职院校协同育人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课程思政能够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加完善。至关重要的就是能够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使广大教师都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全员性以及全程性更强,进而才能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形成良性循环。有的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了课程思政体系,切实加大对专业教师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能力,同时还引导他们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课程教育模式,使课程思政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总之,将课程思政融入到高职院校协同育人体系当中,能够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特别是能够更有效的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使“三全育人”机制建设更具有针对性和特色化,最终才能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更大的突破。
另一方面,课程思政能够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拓展性。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来看,普遍都存在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因而应当更加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将课程思政纳入到高职院校协同育人体系当中,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得到拓展,而且也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当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才能使以德育人、以文化人得到实现,引导学生做到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做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也是构建“三全育人”机制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落实“八个相统一”的有效模式,如有的高职院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有力的促进了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同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策略
(一)强化课程思政重视程度
高职高校实施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应当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和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切实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最大限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针对性、拓展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大对“八个相统一”的学习与研究力度,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课程思政向纵深发展,如多开展一些课程思政项目,引导专业课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思政的有效实现形式,在高职院校内部形成课程思政的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强化课程思政重视程度,也要切实加强对专业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不断提高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如多开展一些教育培训、座谈研讨以及课程思政项目等等,这对于培养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课程思政有效开展至关重要。
(二)建立课程思政融合机制
从根本上来说,课程思政就是将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因而,要想使课程思政融入到协同育人当中,应当建立课程思政融合机制,努力使课程思政发挥多元化功能与作用,既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发挥专业课程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要积极引导专业课程教师与思政教师的交流、沟通与互动,共同研究如何更有效的开展课程思政,这对于推动高职院校协同育人至关重要。在建立课程思政融合机制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的特色化的针对性,如为了能够落实好“实践育人”理念,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三)加强课程思政载体建设
高职院校要想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协同育人当中,还要大力加强课程思政载体建设,努力使课程思政的实效性更强,进而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形成科学体系。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师应当切实加强对课程思政载体的研究力度,如为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可以将“双创”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效结合,在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既要使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内涵有清醒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更加精益求精。加强课程思政载体建设,还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力加强各类学习平台建设,如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建立“创客空间”,引导学生在“创客空间”进行学习、研究、交流与互动,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钻研精神,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综上所述,在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新时代,高职院校要想在人才建设中取得更好的成效,应当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要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协同育人中的积极作用,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和创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进一步突出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特色化,重点在强化课程思政重视程度、建立课程思政融合机制、加强课程思政载体建设等诸多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使课程思政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为高职院校协同育人创造更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杨勇,商译彤.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体系建构的价值、取向与路径[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4(05):71-76.
[2]林静,唐亚琴.“以学生为中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探析——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1):53-54.
[3]张文风,郑建平.“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刍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10):106-110.
作者简介:王大荣,女,(1989.10—)山西晋中人,本科,助教,汉族,研究方向:刑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