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梅
中山小学 广东省 东莞市 52386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直的工作的中重点和难点。作为基础教育,小学低学段的作文教学是由看图写话开始的,这是所有写作的基础和开端。经由看图写话的练习,学生可以充分的提高认知水平,想象力、表达能力都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如果教师做好引导,这种半开放式的写作练习也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方法;低学段
低学段的语文看图写话教学,可以归纳成四个主要环节,看、想、说、写。这四个环节对应了任何写作中必备的四个步骤,即“看”——搜集资料、“想”——组织大纲、“说”——打草稿、“写”——最终成文。指导低年级学生写作,应紧扣这个思路,帮助学生有效完成练习的同时,也渗透了语感的教育。这对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大有裨益。
一、看
看就是带领学生观察图片,搞清楚画中内容,发掘出自己感兴趣的细节,这是学生开始写作的前提[1]。小学生处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观察技巧,学生能看清楚、看明白,才能找到自己感兴趣和想要表达的内容。在看图写话中,最基础的是单画面的情景图,然后是多画面的小故事,这里以教材封面图的观察为例。
1、看整体
首先带领学生观察整体画面,弄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这些最浅层,也是最重要的内容。画面中的环境是什么?有什么景物?有几个人?天气怎么样?这些画面的场景是故事发生的舞台,只有搞清楚背景,才有后面的故事。比如这次观察对象是课本封面图,这幅图画的是山区,风景很美,有大山、河流、苹果树还有几个小朋友。
2、看细节
带领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中出现的元素,山是什么形状的?水是什么颜色的?树有几颗?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小朋友有几个?他们在做什么?等等。先纵览整体,保证观察没有遗漏;再聚焦细节,发掘更多信息。这样学生对单幅图的观察就算完成了,到此为止学生已经发掘出大量的写作线索。
3、看变化
多画面和单画面区别主要在于,单画面是静止的,学生可以自行想象出故事情节;而多画面是动态发展的,学生需要根据画面的变化推测出情节发展[2]。如第四册语文天地中有一组四格连环画,讲述了下雨天猴子为了把船中积水排出去,用凿子凿洞结果导致沉船的故事。这里就需要学生在从整体到细节地分别观察完四幅图,然后找出四幅图中变化的部分并联系起来,想象画面动起来是什么样的。比如,教师先带领学生观察了四幅图的整体结构,学生总结道“雨天、猴子、船!”。然后,教师要求学生观察细节,学生总结道“积水、凿子、洞!”。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想象画面动起来,学生很快就将这些元素串起来道“雨天猴子划船,看到船里有水,就用凿子挖了个洞”,教师揶揄着笑道“然后呢”,学生抢答道“船翻啦!”。学生们笑成一片,在理解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的同时,学生也理解了这组连环画的可笑之处。成功地运用观察技巧,这使得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提高了学生对看图写话的兴趣[3]。
二、想
观察是基础,通过正确地观察,学生可以有效地把握图中内容,收集到足够的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就来到了第二步,构思。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看图写话教学的重要目的,低年级学生很容易把作文写成流水账,这是因为缺乏想象和构思。于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想象力地激发。
1、想前后
对于单画面的看图写话,学生需要通过想象,补充出起因、经过和结果三个要素,这就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展开想象。比如,还是前文所述的课本封面度图,教师在组织观察过后,通过几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小朋友从哪里来?”,学生有的说从家来、有的说从学校来、还有的说从外国来,越说越起劲,甚至还要说这些小朋友从未来来的。教师哭笑不得地问道“那他们是来做什么的?”,这次学生没办法自由想象了,因为画面上已经明确显示了,小朋友在摘果子。教师抛出最后的问题“然后呢?他们接下来要干什么/要去哪?”,学生再次展开想象,有的说回家、有的说吃果子、有的说去种果树、有的说要带苹果去看外婆。通过起因、经过、结果的联想,学生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写作思路。
2、想细节
对于多画面的写话,起因经过结果已经给定,学生的写作容易千篇一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引导中加入了细节的想象,比如想象人物动作的细节变化、心理活动、神态的变化、人物的语言、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学生对画面中故事的观察是一致的,但是对于人物的理解却是千人千面。同样的故事,不同的细节刻画,就会体现出不同的中心思想。
三、说
为什么要先说一边再去写呢?这是由于低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很低,对于书面写作很难做到一起喝成,所以要通过说的方式先整理一遍思路[4]。由于语文是学生的自然语言,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感,在说的过程中学生能很快的组织好语序,是按照时间顺序说(写事),还是按照空间顺序说(写景)。
四、写
经历前三个步骤,学生可以动笔写作了,有了前面观察、构思、打草稿,学生在写作就会有完整的框架和丰富的细节。这时候教师只需要帮助学生改正在写作中出现的小问题,比如丢字掉字、语序混乱、滥用修辞、缺少主语等小学生写作的常见问题。
结语:
看图写话的教学看似稀松平常,实则大有玄机。首先,按照看、想、说、写的顺序,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资料——大纲——草稿——成文,这是任何写作都要经历的四个步骤;其次,对于想象力地激发则会让学生获得思维能力的锻炼;最终,教师在写话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尝试,这又会形成学生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上三点概括起来就是:基础写作知识、自主思考、社会理解,这符合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1]侯玉华. 改变看图写话途径,凸显有效指导——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J]. 好家长, 2018, 000(022):153-153.
[2]王向荣. 看图写话——让学生拥有好的习作意识[C]// 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 2019.
[3]赵慧雅. 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图说话,写话[J]. 作文成功之路(下旬), 2018, 000(011):86.
[4]龙景辉;. 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C]// 2018年4月教育向导学术研讨会. 0.
作者简介格式
作者姓名:孙雪梅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92.01
籍贯:广东省东莞市
单位名称: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中山小学
邮编:523860
学历/职称:本科,小学语文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