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篮球运球组合技术及变化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9月第25期   作者: 周卫
[导读] 运球是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周卫
        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
        摘要:
        运球是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技术之一。笔者通过理论方面学习并结合多年的运动实践,对运球方式、运球方法及运球组合技术中的部分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与见解,为今后进一步的探讨作了初步的尝试。
        
        关键词    运球方式    运球方法    运球组合技术    变向运球的组合技术

1引言
        运球是篮球运动控制球、支配球、组织战术配合及突破对方防守的重要手段。它是队员在比赛中携带球移动的唯一方法,是一项重要的进攻技术。在比赛中,运动员经常通过必要的运球发动快攻、调整位置和组织配合,有时也利用运球来吸引对手,以寻找更有利的传球和投篮机会。本文对运球的方式、运球的方法以及运球组合技术中的部分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与见解,进行研究和探讨[]。
2 运球方式
2.1 运球方式的定义
        运球方式是指运球技术从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及外观角度上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和运动结构的特点。
2.2 运球方式的分类
        在体育运动中,任何一个技术动作都是以骨构成杠杆,关节形成枢纽,肌肉作为动力的结果。随着篮球技术的发展,运球的方式基本有三种:以肘关节为轴的运球方式,以肩关节为轴的运球方式及以腕关节为轴的运球方式。
        2.2.1 肘轴式运球
        以此种方式运球时是以肘关节为轴,面对防守者,前臂发力,做上下屈伸动作,手腕及手指迎送球并控制球。在进行这种方式运球时,肩部运动的幅度较小。由于作用在球体上的力相对地较小,手顺随动作过程短,手与球接触时间也少,所以不易加大球的变向幅度,对球的控制应变能力和衔接下一进攻技术的机动性相对地较差,同时球的落点在侧前方,身体护球面小,容易被对手破坏。
        2.2.2 肩轴式运球
        这种运球方式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从外国篮球队来华访问后提出的。它是以肩关节为轴,上臂发力,前臂与手腕、手掌、手指主动迎送球,动作明显地大于肘轴式运球。这种运球方式手贴紧球的时间较长,有利于对球的控制。因为这种运球方式一般是将球运在身体的侧面或侧后方,用身体把防守者和球分开,起到有效地保护球的作用,同时又能及时转入传球或投篮等技术动作。在对方紧逼时,能很好地进行方向、速度、高度的变化和组合。因此,更具有实效性。
        2.2.3 腕轴式运球
        此种运球方式的动作要领是直臂,肩、肘放松,手腕不要紧张,手指指端用力按拍球,拍球的速度很快,好似手粘住球。一般球弹起的高度应在胫骨中段以下。此种运球方式多用于突然急停降低重心;或强行挤过“关门”防守;或争抢失控而弹起较低的球时;有时也用于倒地后的运球。倒地运球在美国职业队被列为一种运球过人的技术,但在国内尚未曾见被运用过。腕轴式运球是篮球运动员必须掌握的运球技术,也是熟悉球、增加“球感”的一种练习方法。
3 运球方法
3.1 运球方法的定义
        运球方法是指在运用运球方式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球的速度、高度和方向的变化及经过路线不同的技术细节。
3.2 运球方法的分类
        运球方法的分类有很多种,笔者认为图1的分类方法较为合理。

        图1   运球方法分类图
3.3 运球技术的变化与组合
        运球的技术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是高度、方向、速度方面的变化。由于目前篮球运动员提高了防守的认识,防守脚步动作的灵活性大大提高,运球者在对方防守时要想靠一种运球的变化来摆脱对方,已不太容易。因此,就出现了各种技术和方法的组合、串联及衔接。
        何为组合技术?即在一个完整的行动过程中,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技术,此一完整过程所运用的技术总称为一个组合技术。
        行进间运球中,变高度、变方向、变速度三大种类技术可按表1任意组合,加以运用。

        变向运球是各种运球技术中内容最丰富的一类,其变化组合可按表2进行。

4 讨论与建议
4.1 运球技术的运动力学原理
        从运动力学角度来说,运球技术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运球时手触球的部位不同,作用力F大小和时间t的长短,造成与地面的撞击角度α和速度v不同,Ft=mv;其次,篮球是一个有弹性的圆形物体,在运球时由于手臂对它的压力迫使球与地面碰撞,地面给它一个反作用力,使它弹到一定的高度。这种球与地面的相互作用是利用物理学中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来实现的,这样具有不同的初速度v、入射角α(与地面撞击的角度)的球就会有不同的反弹方向和速度。F作用力=F反作用力,V入射=V反射。
        运球时,上下移动是球的基本运动方向,不论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是在上下运动的基础上变化的,而上下移动的速度是由对球施加力的大小而决定的,上升高度则是由手的按压技巧来调节的。高运球弹起的高度在腰腹之间,低运球时球的高度在膝关节以下,超低运球的高度则在小腿中段以下。当运球人手的外力作用在弹起球的左(右)或前(后)上方,球着地后再弹起就会发生方向的改变。所以,球的左右移动多半在体前横运球时产生,而转身运球、背后运球、胯下运球,都是建立在体侧前后运球推拉动作的基础上,这样球便形成前后方向的移动。
        掌握上述这些力学基础知识有助于更好地运用其原理来实现不同的运球技术。例如,为了让球反弹高一点,距离身体近一点,应拍球的上部,而作用于球的时间t相应短点,因为在相同的作用力F下,时间t越短,球具有的初速度V就越大;为了快速把球推进前场,迅速超越对于,则应拍击球的后上部,手作用球的时间t应长一点,使得球与地面的入射角α小点,那么球就会反弹远一点。
4.2 建议
        4.2.1  以肩为轴作为基本运球的模式所显示出来的优势已有不少年了,所以笔者提议:在篮球启蒙期的运球技术教学与训练中,要把肩轴式运球作为基础技术来练习,以肩轴式运球技术带动肘轴式和腕轴式运球技术的学习,并加以掌握和提高。
        4.2.2  加强运动员肩带肌肉的力量训练,特别是三角肌。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上臂肌肉发达、身体强壮,这无疑更有利于肩轴式运球技术水平的提高。
        4.2.3  行进间变向运球的各种随机组合,都可从本文的表2中查得。各项组合技术间的连接,没有一般的直线运球作过渡,都是直接衔接的。所以两技术的接口技巧要处理得当。
        4.2.4  在运用各种运球技术过程中,要很好地将脚步和躯干动作与手对球的控制协调配合起来,保护好球,并巧妙地结合假动作,增强其实效性。
        4.2.5  我国篮球运动员要苦练各种运球技术和运球组合技术。把这些技术熟练到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5结论
        总之,运球是篮球运动员需要掌握的主要技术之一,从运球技术掌握的程度上也能衡量一名运动员的水平高低。当今世界优秀的运动员在运球推进时动作的快速、熟练、连贯以及保护球、控制球能力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我国运动员在这一方面与人相比,差距不小,特别是锋线上的队员差距更大,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加强现代运球技术和运球组合技术的训练,更新其观念是当务之急,否则提高我国篮球技术水平是很困难的。
6参考文献
1王小安,张培峰.现代篮球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2高等学校试用教材《球类》编写组.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刘颐,王锦明,李瑞琪等编著.篮球技术与基本原理[M].上海:百家出版社,1991
4辛大文.以肩为轴的运球技术优点较多,实用价值较高[J].篮球,1991
5杜青,孟先德.我们仍应重视运球技术的运用[J] .篮球,19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