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知识框架导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9月第25期   作者:郑红亮
[导读] 课堂是学生吸收知识,增长学问的主要场所,而且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全方面的促进学生发展
        郑红亮
        石嘴山市第四中学   753200
        摘要:课堂是学生吸收知识,增长学问的主要场所,而且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全方面的促进学生发展。而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来说,化学是个新增的学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化学,教师往往采用知识框架导学的方式,让学生对化学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框架;导学
        引言:在二十一世纪,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教学教材内容不断深化,对初中教育做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不能仅仅只局限于固定的教材的教学,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要更侧重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一味地只顾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往往会造成素质教育及素养培养的缺失,因小失大。有句话说的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和技术的重要性,这比起教学结果的传授更重要,也是学生的一笔财富。
        一、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目前看来,初中学科教育大多依然是以理论为主,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逐渐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而且初中化学作为学生初次接触的学科,容易让学生有陌生感和抵触感,很难让学生顺利的接受并自主学习这一学科知识。作为教师,要善于总结发现,结合学生的特点,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生硬地陈述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现象。有些学校和教师,基本会做到实验过程的实现,但是对于学生如何更好更牢固的理解教学知识并熟练运用,往往还是一知半解,并没有更好的方法去解决。化学本身也是一门动手能力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加上教师的正确的导学方式,会让化学教学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化学教学知识框架的形成
        1、教学框架导学设计
        对于化学教学框架导学的设计,可以从多个方面打开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化学教学框架导学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围绕教学任务为重心,侧重展开相关框架导学设计,有利于更好的促进初中化学课堂的有序开展。因此,在化学教学框架导学的设计中,教师要结合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诉求,恰当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进度、教学方法,保证框架导学是以教学任务为最终目的。
        (2)教学背景剖析。教师在对初中化学教学框架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提前做好对教学背景的调查和分析,其中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接受能力等方面。充分考虑各项因素,总结出具最适合学生的导学设计,每节课堂结束后及时总结发现,不断改革完善框架导学设计,提高导学质量。


        (3)教学情境设计。基于化学框架导学的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注重对教学情境的设计,会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到上课的学习的状态。从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出发,教师首先要保证完成教学任务所需要设计的教学方法,确保课堂教学的按计划展开。其次,现代教学设备和教学用具层出不穷,信息化时代带来了更高效的学习辅助设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投屏设备,将化学实验、反应现象的过程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亲眼所见的知识的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熟记。最后,教师应该考虑结合教学任务进行化学教学框架设计,才能够保证框架导学基本能够完全体现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框架导学,也能够更好的捕捉到化学大体主要知识。
        (4)教学评价的设计。教学评价设计也是初中化学框架导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括两个方面:学生的学习评价和教师的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评价的结果可以更好的查漏补缺,对教学目标进行正确的调整,并不断的完善教学框架导学的设计。
        2、教学案例分析
        接下来以“物质的构成”这一化学课堂教学为例,对初中化学教学框架导学设计进行分析。上课前,教师可以适量的在教室喷一些气味清新的香水,接下来,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的教师氛围异常清新,那就开始我们今天的化学学习吧。”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正确地把品红放进清水中,观察现象。可以两到三个学生为一组,动手配合完成实验。实验做完后,教师提出问题:“大家从清新的香气和品红实验现象这两个现象中,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吗?”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相信学生在认真地实验和讨论后,能够得出正确结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这些微小的粒子所构成的,而分子和原子等这些微小的粒子是运动的。”通过这样的化学知识框架导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和有趣的化学实验,顺利地学到知识,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维,从更加深入地认识事物微观本质,来证明原子和分子的真实存在。
        三、结束语
        教师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要提高对化学知识框架导学的重视,站在学生角度,理解学生,设计化学框架导学,来帮助学生形成对化学知识的整体认知和把握,拉近学生和化学学习的距离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从基本上来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缪军.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2019(09):153.
        [2]柴多丰.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9(40):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