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初探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9月第25期   作者:张明慧
[导读] 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以及未来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计划
        张明慧
        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第三中学  黑龙江伊春  153031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以及未来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计划,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特点、优势、特长为其制定和规划未来就业的方向以及职业目标。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用
引言
        职业生涯规划是高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知识构架以及明确的岗位喜好,那么,此时高中班主任应该通过科学测评,掌握学生的优势,开发学生的潜能,有针对性的鼓励和引导学生制定和规划科学职业生涯规划,为其未来学习和成长指明方向。
一、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当代学生身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时代呼唤有个性的创新人才,这需要每个学生独立走出自己的成长、成才道路。而在现实之中,由于缺乏规划,高中学生的独立性、自信心、责任心较弱,一直处于被规划、被管理的状态,高中毕业后选择升学目标时十分迷茫,盲目从众,甚至做出不合适的选择,因此为高中生活留下遗憾;抑或部分学生走入大学或社会后适应能力欠佳,使得人生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高中阶段的学习和成长是关键的时期,需要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自身的道德修养。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生涯教育能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现状进行分析,明确目标有一个前进的方向。在职业生涯教育中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并实现自己的价值。由此可见,生涯规划教学对高中生的重要性。它对学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心,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问题
        (一)高中生自我认知不足
        “人啊,认识你自己”,这是来自古希腊的哲学名言,言语简单,但却发人深省。在人生发展历程中,面临重大扶择时,只有善于认识自我的人,才能准确把握方向,做出正确选择。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在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认知就是通过对自我进行全面地分析,清晰自己的性格特长,兴趣爱好,澄清自己的价值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同学自我定位不清晰,不了解自己喜欢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具体表现在,很多高中学生选择专业时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报考时专业选择“随大流”倾向严重。部分高中生报考时会考虑当前热门专业或者听从家里人安排,再或者和同学报考同一所大学,没有考虑自身想法以及自身适合的方向。
        (二)高中生对社会的需求缺乏认知
        很多高中生在中学阶段专注于学习,“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社会的发展形势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不了解。在专业的选择上缺乏远见,只考虑眼前利益,最终被快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
三、高中班主任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策略
        (一)认识自我和职业,科学规划未来
        高中班主任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是确定正确人生方向的第一步。职业生化规划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使学生具备审时度势的能力,并能够确定明确的理想和目标,可以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行。学生通过自我努力和自我奋斗实现自身潜能的挖掘,力求可以做到最好,这样人生才能够更加丰富和充实。


        (二)在实践中体验,强化自我认知
        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基于学生能力测评以及素养培养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强化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客观认知自我的能力,这样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中才能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扬长避短,将自己的特长、爱好发展成能力,从而为自己未来职业、未来发展和学习确定更加明确的目标,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比如,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职业体验活动,以及兼职、访谈活动等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在实践中强化学生对各种岗位特点和要求的认知,这样学生就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未来应该从事的职业,或者自己喜欢的职业,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在文化知识的学习方面,学生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逐渐完善自我职业修养,积累更多的岗位经验与学习经验。通过这样的职业体验,让高中生体验工作的辛苦,以及社区工作的特点和任务,从而帮助高中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是否适合这样的岗位,如果适合那么日后就需要向着这方面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与为人处世能力;如果不适合,那么学生会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喜好和优势,并从新明确未来职业方向,尽早为自己职业生涯找准目标。
        (三)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安排
        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班级中学习,这样教师的管理和辅导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班级中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每位班主任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班主任要在各个方面主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习惯、能力水平等,在课堂和一些其他活动中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增强自信;其次,班主任要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使其能够在未来更快地适应社会需求;最后,班主任要多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心理状态,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职业生涯规划,尽早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四)打造学生核心生涯力
        通过班会课程或主题活动创设挫折情境,加强学生挫折体验,培养学生挫折承受能力,让学们在体验中学会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寻找到适合个体自我的抵抗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提高个体自我认知能力,树立良好的团队意识。提高自己的品行修养,培养积极上进、正直友善、关爱他人的美德。
        (五)以学科课程为导向,赋予学生专业选择权
        高中课程改革的出台带来了新的教学形式,学生根据自身选择的学科进行走班学习,化被动接受为主动选择,这不仅进一步保障了学生选科的权利,更提高了人才选拔的层次,在学业选择和未来职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除了完成相应的学业任务,也要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所思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建议,让学生在选科时能够结合自身优劣势、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因素,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为大学的专业选择甚至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好铺垫。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不仅是对新高考背景下的选科指导,更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学校要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主开展生涯规划教育,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自己的选择,能力发展也更具方向性,同时了解高中学习与未来职业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帮助学生顺利度过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参考文献
[1]吴树山.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建构与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9(08):140-144.
[2]杨瑞华,王丽红.从高中毕业生专业选择看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08):124-125.
[3]张城玮.高中生视角的学业与未来职业规划教育引导[J].中外企业家,2019(13):170.
[4]王益彬,成澜,崔林森.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重新思考[J].教育观察,2019,8(11):26-28.
[5]郝建海,刘颖群,马建良.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0):67+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