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学生公民素质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9月第25期   作者: 杨俊华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公民公共素质的关注也日益升高
        杨俊华
        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大小学 536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公民公共素质的关注也日益升高。当前,国家已将公民素质的提升作为教育开展的重要内容,提到了教育发展的日程当中,通过学校教育活动的构建来实现对学生公民素质的养成。本文通过对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公民素质提升中的作用的分析,针对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构建和落实提出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公民素质;作用
        前言:公民素质作为近年来广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终于在国家的重视下进入到了教育发展的日程。通常来说,公民素质涵盖了公民的文化、道德、品行等方面,是公民素质与修养的代名词。公民素质的提升一方面要依靠社会整体环境的营造,另一方面则要依托于教育的改造,小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栋梁,其道德与品质还在逐步构建和形成的过程中,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促进其公民素质的形成和提升对于未来社会整体环境的营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一、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学生公民素质的重要性
        良好的公民素质指的是一个合格公民在日常的社会活动中对法律法规保有清晰的认识,对公共道德具有较高的认知,言谈举止能够自我约束,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对不同文明也能具备良好的包容性[2]。因而若要提升学生的公民素质,使其具备以上品质,则学校必须要在日常的教育中加强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普及,借助活动的展开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行止习惯,并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的构建中促进学生文化底蕴,高洁情操的养成。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在小学的素质教育中一直是帮助小学生建立道德认知,提升小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其设计和落实具有灵活且多样的形式,各学校可根据不同的德育目标来制定不同的校园文化主题,同时它也对于学生公民素质的养成这一使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为小学生带来良好的公民素质教育环境,还可以通过活动开展的形式强化小学生对于公民素质行为的践行,因而做好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小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学生公民素质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策
(一)明确校园文化主题,全面树立育人理念
        从培养具有较高公民素质的学生这一长远发展的目标来看,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应当紧紧围绕德育人才的培养来开展。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的教育观的实现才是提高公民素质的前提,有了德行教育的开展,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公民素质提升的意义;有了德行教育的现行,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吸收和接纳更广发的知识;打好了学生德行素养的根基,学生才会更加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才会不断提升自身的品质。因而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各个教职人员应做到以德服人,以对自身道德修养的规范来为学生示范;以生为本,以在带动学生于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行为的同时要以学生的感受为核心,以学生的认可、理解为基准展开道德行为的影响和促进[3]。

例如教师常常会教导学生尊重他人,但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和说教并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的过程,他们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环境里,并没有主动去体会和理解老师的用意,同时教师较少关心学生对于学习的想法和关于某种规则制度的意见,这就导致了学生很难真正地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被动式的服从导致他们缺乏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无法真正的换位思考。对此,教职人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改掉日常命令的口吻,多在校园活动中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反过来学生才会懂得尊重其他人。
(二)不断拓宽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校园教育并不仅仅是有关分数的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也不完全是围绕学生各项技能的提升来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透过学生对各项技能的实践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得到启发,进而达到综合的提升。对此,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以“读书节”“数学节”这类学习与其他文化技能培养的竞赛为依托,充分利用这些实践活动,通过强化实践活动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活动的实践中学会观察生活、体味生活,进而让他们收获到一些道德素养应用的反馈,使他们明白道德品质在生活社交中的真正作用,从而提升自己,将学到的良好的品质反向运用到学习之中。为此,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切教职人员也应当多将其教育的开展向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引申,借助一些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更加了解生活,并在生活实践中有所收获。如课堂上,教师常说沟通是打开人心门的钥匙,然而小学生只知道沟通的重要性却不明白沟通的方法,沟通又与自身的道德素养有什么联系?对此,教师可以开展辩论比赛,通过这种竞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素材,而在素材的搜集和辩论竞赛的过程中,学生才会真切感受到沟通的重要性,并且明白道德思想在沟通中所占据的地位。只有将校园文化落实到生活中的实处,学生才会主动展开思考,并得到道德层面的提升,因而将校园文化活动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文化建设路径。
(三)切实落实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校园文化建设除了要对学生道德、品行层面的素质有所促进以外还要实现对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如体育文化节、艺术文化节的举办可以推进学生在耐力方面的提升和深化学生在文化艺术方面的素养。因而学校要多推广组织此类活动的开展,通过让学生充当各项文娱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让学生在感受到其在学校生活的自主权益的同时得到学习生活的丰富和相关技能的锻炼,并通过具体机制的建立和活动开展流程、奖项的设立,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当前的校园文化,并积极地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
        结语:综上所述,将公民素质的培养作为教育开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放置于教育的发展日程中,对于社会整体公民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小学素质教育延伸的主要形式对于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有着一定的承载价值。因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应清晰使命,明确主体,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引下加强拓宽校园文化建设路径,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加强提升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叶飞. 以优良的制度培育学生的公民品质[J]. 中国教育学刊, 2017(1):85-90.
[2]段发梅. 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J]. 中外交流, 2018, 000(031):58.
[3]张海. 浅谈加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1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