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级成为学生的温馨“家园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9月第25期   作者:窦春玲
[导读] 作为班主任,我憧憬着让自己的班级成为一个温馨的“家园”,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怀抱里学习、生活、创造,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窦春玲
        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  
        作为班主任,我憧憬着让自己的班级成为一个温馨的“家园”,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怀抱里学习、生活、创造,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如何才能实现呢?
        一、用爱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班级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家,是学生成长和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基地,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爱心,去真心实意地爱每个学生,从而引导他们学会关爱、学会感恩,让他们因为爱老师这个人进而心甘情愿地听老师的话,高标准地去完成老师安排的工作。记得去年秋天,班里雅宁在上楼时不慎被低年级的一个小男孩撞倒,碰巧后脑勺磕在了台阶的棱上,当时血就渗透了头发,这个小女孩平时就娇嘀嘀的,这一磕更是让人可怜,当我听到其他同学的报信后,心就扑噔一下,我想,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手里,现在受伤了,这可怎么办?又是磕伤了脑袋,伤势也不知是轻是重?当时容不得我多想,我赶紧扶着她去医务室,朱医生观察了伤势后,当机立断要送医院,凭着干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我知道这件事必须尽快通知家长,孩子的伤势必须让家长过目,医生治疗的措施必须得家长同意,因而,我和朱医生一边陪着她打的往医院飞奔,一边拨通了她妈妈的电话,她妈妈在炼厂上班,虽然没见过面,但从电话中听出来她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她一个尽地说没事,过不来,让我作主就行了,为了让她过来,我故意把伤势说得很重,在迫不得己的情况下,她答应让雅宁的爸爸去医院急诊室找我们,后来我才知道当时雅宁的爸妈已经关系不好了,等她爸爸到时,我早已交上费用,专等医生治疗了,结果医生说是个小伤口,事后,雅宁在家休息了一天就戴着帽子来上学了,她妈妈很感激,感谢的话一遍遍地说,就连医生也禁不住夸:金茵小学确实是个好学校,老师们很有责任心,孩子在这里上学放心。这件事本是我作为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我清楚地感觉到从这事以后,班里的孩子们和我更亲了,我也进一步体会到“爱屋及屋,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当时刚接班不久,一些学生和我还有陌生感,可从这以后,他们时不时凑在我面前说说笑笑,我也不失时机地拍拍王晓瑞的肩:“嗨,好好学,上课听讲要认真呀。”我也会拉过耿健智,半开玩笑地说:“今天的卫生区怎么又扣分了,下次可不允许?”此时,他们都会冲我一笑,给我一个最满意的保证。
        二、与学生约法三章,班规面前人人平等
        为了抓好班里每个学生的各科学习,我和学生约法三章,教室是学习的地方,大家要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安静的环境,课堂上要听讲认真,发言积极,读书、写字要努力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姿势,如果一周内哪个同学一次也没举手回答问题,那下周的班会课上谁就要为大家演唱一首歌,多数同学都难为情,所以他们就努力做好。
        当然,班里的学生参差不齐,那些个性鲜明的学生也时常会来点小闹剧,我们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不能熟视无睹,但也不能吹毛求疵,横加指责和干涉,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立足长远,着眼未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违反纪律一定要受到批评,但是怎么样才能使受到批评的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而不至于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呢?怎样将这些不好的事情巧妙的转变为好事呢?经过和学生商议,我们约定: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轻的学生,他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唱一首歌或者讲一个动听的故事,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他要认认真真地写一份100字左右的心理报告书,起初有些同学写成了检讨书或保证书,经过引导他们才恍然大悟,写心理报告书要比写检讨难得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这种处罚方式的效果好处多多。

首先,受这种处罚方式的学生不会对老师产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因为他在上面唱歌或者讲故事时下面的同学会给他热烈的掌声,可以说他是在一种很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其次,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唱歌或者讲故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对他的口才及胆量是一个考验和训练,写心理报告的学生更是一举多得,既练了字,又培养了组织语言的能力;另外,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心态更加积极、可以发掘到一部分学生的潜能。班上有一名男生,平时比较内秀,说话细声细语,有一次因乱扔废纸违纪,他自己选择罚上讲台讲故事,结果他的故事讲得很流畅,而且情节生动,获得了同学们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事后他跟我说,通过这件事,他不仅认识到乱扔废纸是个坏习惯,而且他也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增强了自信心。
        三、把班级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培养班级小主人意识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也都有取得成功的潜能,我们要为他们提供实现自己美好愿望的机会,让班级真正成为他们向往、为之自豪的家,让他们成为家中真正的主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设立了让孩子们自己“管家”的小岗位,如值日班长、行为规范检查长、早读检查长、眼操监督员、卫生监督员、门匙员、书架管理员等,对每个小岗位提出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再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情况安排上岗,做到了“人人有岗位,个个显神通。”,虽然有些孩子还需要老师具体耐心地指导,但他们已初步明白了责任和义务,体验了为班级、为他人服务的荣誉感,形成了小主人的意识。
        (二)丰富班内评价
        我在班内打破了传统的评价规则,把评价的责任还给了学生,开展了“找优点”“每周一评”“期中小结”“期末小结”等多种评价活动,引导学生多层面、多渠道地进行评价,并提倡“一分为二评价他人,实事求是评价自己”的精神,让孩子们广开言路,自由发表见解,学会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在评价中培养学生正确要求他人和管理自己的能力,引导他们在实践反思、评价和树立新目标的过程中发展集体,完善个性,班内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民主化,使孩子们原先那种专挑别人毛病、听不进半句不同意见的现象在班上渐渐少了。
        (三)建设班级文化
        和谐健康的班级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它所具有的暗示性和愉悦性能激励孩子们奋发向上。在班委成员的组织下,孩子们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热情非常高涨,文化性物质环境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为了培养孩子们爱护生命、爱护自然的美好情操,班中辟出了生物角,绿色的芦荟、仙人掌,使班级充满了活力;为了展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及点滴进步,班中辟出了展示园,优秀的作业、漂亮的字画,充满童趣的诗歌使孩子们获得了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的历史,进一步激发爱家乡的热情,班中创办了齐文化专栏。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读书兴趣,班内辟出了读书角;为了激发孩子们学英语的兴趣,班内辟出了英语角。文化物质性环境的创设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田,熏陶了孩子们的心灵,而且化成了学生积极进取的推动力。
        总之,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班主任则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我们不仅要用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修养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还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能及时了解每个孩子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温馨“家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