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9月第25期   作者: 刘涛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学校教育体系中信息技术教学成为了重要的课程组成部分
        刘涛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宁夏 银川  750002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学校教育体系中信息技术教学成为了重要的课程组成部分,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保证信息技术理念被有效渗透,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技能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从以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形式上来看,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中,主要依靠教师对知识的单向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的主动性无法得到发挥,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一直都比较差。想要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改进创新,将合作学习模式引入到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动性,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这对于保证信息技术教学在高中课程体系中的有效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信息技术教学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发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高中学校的教学中需要将信息技术教学有效的落实,保证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以及信息技术技能,能够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从目前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情况上来看,课程开展的模式相对落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导致了教学的有效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将合作学习引入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保证学生的自主性能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得到完全的发挥,进而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这也是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
        一、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
        在合作学习模式中,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就是进行小组的划分,小组划分是否具有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小组划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入手来小组的划分,在小组中既要有学习领悟能力比较强学生,也需要有信息技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小组划分方式能够发挥小组优势互补的作用,在小组学习中,信息技术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能够给小组内的其他成员提供帮助,在交流的过程中,所有小组成员的信息技术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同时在划分小组的过程中,也需要小组内成员的数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从教学实践上来看,将小组的人数控制在五人左右是比较合理的,一方面能够很方便的对小组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能够有利于小组形成有效的讨论。
        二、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
        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上来看,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一般来说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都会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通过安排驱动任务,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掌握知识。

但是这一教学方法也有一定的弊端,那就是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同一个驱动任务有的学生能够较为轻松的完成,而有的学生则完成的比较困难,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这就会挫伤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驱动任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一方面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能力设置合理的驱动任务,另一方面需要保证驱动任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让学生就驱动任务进行交流讨论,在合作交流中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三、分配小组任务促进合作学习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给小学布置合理的探究任务来促进学生的交流合作,保证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得到落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课程内容与小组任务相结合,通过将相关的任务分配到小组,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理解知识。比如在《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小组布置“假期出行计划”的任务,想要完成该任务,学生就要从网上收集景点信息,酒店信息,以及交通信息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引导的作用,启发学生需要进行哪些信息的收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将课程的内容巧妙的融入到小组任务中,让学生在进小组任务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的提升知识学习的有效性,同时能够提升学生在进行信息技术学习中的兴趣。
        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下,学校需要将信息技术教学有效的落实,保证能够为学生打下信息技术的知识基础。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生产技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中阶段需要将信息技术教学重视起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不佳,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在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发挥,因此提升学生的主动性是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重要的改革切入点,通过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这对于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提升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合作学习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从而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朱友东.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导学. 2019(29)
        【2】 石少坤.项目式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高考. 2019(03)
        【3】 马慧.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内蒙古教育. 2014(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