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劳动教育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9月第25期   作者:袁坤
[导读] 劳动教育对初中生来说必不可少,它是培养初中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有效方法
        袁坤
        甘肃省庆阳市第五中学  甘肃 庆阳  745000
        摘要:劳动教育对初中生来说必不可少,它是培养初中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有效方法。随着新课标推行程度的深入,劳动教育更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针对劳动教育进行创新,教师们也积极采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劳动教育进行改革。本文针对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合劳动教育的设计和实践方法进行讨论,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实践
        引言
        在新课标推行以前,人们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而且由于学生普遍对考试成绩更加在意,也使得他们没有精力投入到融合了劳动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去,导致学生的劳动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也不能养成热爱劳动的思想。初中生虽然经过小学阶段的教育之后,心智发育水平有所提升,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多数初中生仍然缺乏足够强的自律能力,这使得他们对于劳动的热情通常不够。这就需要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综合活动时,融合劳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为劳动教育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对于初中阶段的教育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众多实践活动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教师在开展综合活动时,应当有益融合劳动教育的理念,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教师应当根据课堂的教学环境和学校的各种劳动活动开展条件,为学生进行科学的活动设计,让学生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完成劳动,同时培养自己的劳动技能。有条件的学校应当为学生的劳动准备足够的工具,这样教师才能根据工具的丰富程度,适当修改活动方案,让劳动变得更加可行。丰富的劳动工具种类能够让教师采取更多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的创造力也得到切实的提升。比如,在进行“我最爱的图书馆”的活动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到当地的图书馆进行参观,帮助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对图书进行整理,帮助他们打扫图书馆现场。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注意遵从工作人员的安排,让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更加科学地对图书进行归类,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图书归类的方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积极表现,善于发现需要付出劳动的地方,然后在征得管理人员的许可的情况下,完成劳动。
        2.利用劳动制作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参与劳动制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升自己劳动能力的方法。教师应当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运用多种不同的工具来,为学生创造力的施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同时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

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手工制作陶制品的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完成制作,然后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从创意、精细程度、使用的方便程度等多个方面评选出最佳的作品。这样,学生为了让自己的作品获得肯定,就会更加努力地进行制作,将自己的创意更好地融入作品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同时还获得了更多的乐趣。再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3D打印的活动课,让学生通过智能建模,然后通过该3D打印获得实物,来提升活动的趣味性,同时让学生的参与热情得到更好的激发,为学生培养劳动热情打下基础。
        3.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劳动教育
        实践活动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还应当认识到,实践活动并不光是要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还要通过将劳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达到培养劳动意识、规范劳动行为的目的。教师在为学生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时,应当找到劳动教育的切入点,让教育理念的灌输简单、顺利,避免生硬、刻板,否则会影响学生的劳动热情,同时还会降低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兴趣。比如,教师应当首先为实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让主题能够最大幅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做父母的好帮手”就是非常好的一个主题。学生们需要帮助家长完成一定的工作,然后将过程记录下来,甚至将照片拍摄下来分享到群里,这样,学生就需要和家长进行互动,在完成指定的工作内容之后,学生不光获得了成就感,还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父母的感情更加亲密。再比如,教师可以在五一劳动节放假之前,为学生布置劳动任务,让学生自主地在长假期间完成,然后书写劳动日记。诸如此类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劳动教育,培养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劳动,培养自己的劳动热情。
        结束语
        新课标推行至今,初中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这种方法逐渐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其效果也得到了较好的印证。教师应当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采取正确的方法融合劳动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接受更好的劳动教育。本文简单分析了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合劳动教育的方法,希望广大教师积极参考。
        参考文献
        【1】 虞孙芝.中小学劳动教育必须杜绝“六个认识短板”[J].教育科学论坛. 2020(04)
        【2】 李苹.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内涵与路径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0(08)
        【3】 虞孙芝.补齐劳动教育认识上的“短板”[J].未来教育家. 2019(11)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教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劳动教育专项课题
课题名称:城区初中劳动教育综合实践策略研究(西峰)
课题立项号:GS【2020】GHBZX165,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