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条件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创新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9月第25期   作者:杨灵梅
[导读]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是初中教育教学的基础,与此同时还是初中教育的“软肋”
        杨灵梅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第四中学  宁夏 吴忠  751100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是初中教育教学的基础,与此同时还是初中教育的“软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初中生对知识的掌控,更为重要的是初中生内在品质的提高以及知识的实际运用。初中时期的学生处在躁动不安的青春期,这和阶段的教育教学对于初中生而言极为重要,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却困难重重,“互联网+”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更新的希望,文章将以法制教育、青春教育为例,简单讲述“互联网+”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当中的实践以及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革新;探究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是初中教育教学的基础,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不仅仅需要做知识内容的讲授者,还需要在实际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有意识的将初中生培育成为具有政治认同、正义精神以及法治精神的青少年。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之下,以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为平台的新型课程教学形式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进一步的结合在一起,既可以丰厚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形式,又可以进一步的充实初中生的教学体验,为以往较为老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注入更新的活力。
        一、法治教育:对课程教学情境进行创建,今日说法
        初中时期的学生处在思想还未成熟以及人格还未完善的时期,遇见问题非常容易冲动,自我约束能力以及自我管束能力非常的差。在这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更为需要增强对初中学生的法治教学,进一步的提升初中生守法、懂法以及知法的法律意识。对初中生既明白应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又敢对社会当中的不良行为说“不”的品质进行进一步的培育,做一个护法、守法的好公民以及好学生。
        比方说,在对“法律在我们的身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对法律的有关知识内容进行学习。在实际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将“互联网+”背景之下的教学优势进一步的发挥出来,充分依靠互联网平台,比方说央视当中的今日说法,对课程教学情境进行创建,创建在线说法的课程教学平台,邀请初中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比方说,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可以组织“法在身边”的主体教学活动,应用“班班通”教学设施,以小品的方式展现“今日说法”课程教学情境。在实际进行开场以前,播放初中生非常熟悉的开场乐曲,由主持人——学习委员或者班长进行开场,开始对小品进行展现:放学以后,两名初中生被社会当中的不良青年拦截,索要钱财。在对小品进行展示的过程当中,主持人可以邀请台下的同学来说一说小品当中存在着哪些违法的不良行为,青少年又应当怎样应用法律的武器来对自己进行保护,对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行进一步的维护。

通过此次的小品展示,初中生懂得怎样应用法律知识来对自身进行保护,使得初中教学课堂当中绽放出道德与法治的花朵。
        二、青春教育:巧妙的应用微课,润物无声
        步入到初中校园以后,学生告别孩童的烂漫以及天真,迎接到人生当中的第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青春期。青春期是人一生当中最为美好同时也是最为青涩的一个时期。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非常的好奇以及敏感。随着成长而来的是心理上以及生理上令人非常震撼却又非常微妙的转变。比方说自我意识的膨胀、身体机能的发育以及心理的转变,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蜕变过程,需要相关教学人员的全过程监督以及管控。
        比方说,在对“青春的心弦”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授的过程当中,作为青春期时期学生的“生活顾问老师”,在谈及到“男女同学交往过密”这一问题的时候不应该过于“隐晦生涩”,避之如河水猛兽;也不应该过于“粗暴简单”,一棒子打死所有人,高压战略阻止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可以将“互联网+”的教学优势进一步的发挥出来,制作精致简短的“微课”短视频,微课短视频以动画模拟的方式来对“Doctor Sun”的形象进行塑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对“早恋”这一个话题的意义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并教会初中生怎样对男女同学时间交往之间过密的行为进行辨别。在对“微课”短视频进行展示的同时,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可以退到教学课堂之外,将青春期的私密空间全部留给Doctor Sun以及初中生们,以微课的方式,与初中生悄悄的分享青春期的小秘密。通过微课教学,初中生对于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了较为初步的了解,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当中的任务得到了进一步的完成。
        结语:
        “互联网+”在教学界当中已经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也是初中生自我进展的内在需求。这就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在实际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依靠“互联网+”的条件背景之下,走在课程教学进展的最前沿,勇当课程教学革新的实践者以及探索者,将课程教学的进展机会进一步的掌控住,依靠“互联网+”将乏味枯燥的知识内容转变的更为有趣、生动,使得初中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当中,在实践、分享、互动以及体验的过程当中,对初中生的道德品质以及法律意识进行进一步的培育。
        参考文献
        【1】 李晓东,何旋,孟婷.中学思政课统编教材的教法与学法研究——基于“一体化背景”的审视[J].??教育参考. 2020(01)
        【2】 田树学,王占仁.“互联网+大思政”教育模式的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22)
        【3】 程靖淋.初中思想品德课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有效性研究[J].??理论观察. 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