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随文练笔浅析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9月第25期   作者: 傅海鹰
[导读] 随文练笔是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随文练笔,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
        傅海鹰
        浙江省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
        摘要:随文练笔是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随文练笔,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因此本文以此为基础,首先介绍了随文练笔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随文练笔的原则,最后通过课堂实例介绍了通过一些优化策略提高小学生随文练笔的写作能力,供相关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随文练笔
一.引言
        在整个小学学习阶段,语文课既是基础课程,也是重要的重要课程。阅读写作能力不仅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在各个方面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在小学高段语文课程中,学生刚开始接触稍微复杂的阅读文献,采用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因为以前学生语文学习所包含的学习内容相对浅薄而简单,不适当的方法可能适得其反。随着针对小学的新课程标准的引入,教育的重点开始发生变化,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学习素养技能以及读写能力。随文练笔非常适合小学的高段阅读教学。能让学生在感知语文学习的难度的同时,使学生有效地进行高质量的阅读和写作,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二.随文练笔的意义
        随文练笔巧妙地将阅读和写作教学联系起来,利用阅读来提高写作技巧,并增强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深入理解。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两个学段的基础性学习,学生获得了一些阅读和文章写作技能,为将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将写作结合到阅读指导中。通过学生写作实践的指导,教师可以充分了解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技巧,并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辅以趣味性较强的指导方式,让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2)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技巧和材料。
        阅读和随文练笔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掌握材料使用中的阅读材料、词汇和写作技巧。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巧妙地体会写作的方法和精神。而且,将学到的东西灵活地运用到写作中,实现了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双重提高。
        (3)帮助小学生激发写作的创造力
        随文练笔是将小学生内心的感受用汉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过程,也是他们潜心会文的重要途径之一。经分析和识别阅读材料可以使学生在逐步的过程中产生强大的创作灵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思维定势,并将良好的写作习惯为其人文素养的提升奠定扎实基础。
三.随文练笔应该掌握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学习写作具有一定的原则。例如,适度原则,开拓性原则,效率原则,反馈原则等。①适度原则是指布置随文练笔的时候,要考虑到小学生的承受度。写作练习太过频繁很容易影响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使学生对写作练习失去兴趣。此外,随笔的难易程度应适合学生,使他们能够很好地完成写作。②开拓性的原则意味着写作内容不能重复。一遍又一遍的写作练习不仅容易导致效率低下,而且容易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使学生感到无聊。因此,教师在准备随文练笔时必须采用新的内容,确保学生的新鲜感。③有效性是指随文练笔要有针对性。④反馈原则意味随文练笔不能一带而过。要求教师审查学生的随文练笔结果,并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动力。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我们才能在小学扫盲教学中达到教学效果。


四.提高随文练笔效果的策略
        (一)通过随文练笔增加学生的兴趣
        随文练笔增加了阅读的兴趣,鼓励小学生积极学习,在年龄以及认知等因素的影响下,其往往会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并且由于很难长时间对一件事物保持兴趣,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以防止乏味的阅读教育影响学生的兴趣。这对于营造教室氛围和充分展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非常不利。因此,教师应尽力选择更多有趣的文章作为范本,推动学生的随文练笔,文章的趣味性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只有学生接受学习后,才能在以后的随文练笔中更好地进行实践并接受教师的指导,有效地提高阅读教育的质量。
        教师可以选择带有强烈情感表达的文章,例如童话故事。童话故事对小学生非常有吸引力,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这些文章的过程中,有必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在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讲故事的内容,并设置一个与后续故事相对应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培养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了阅读教育的水平。此外,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可以深入学习文章并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使随文练笔的效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通过文章情节的适当展开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基础学习中,学生会经常遇到一些缩句和扩句,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也会经常的使用,即使在阅读训练过程中运用随文练笔,也应注意这种写作教学方法。尤其是,句子扩展练习是与文字一起练习写作的重要方式。为了适当地扩展文章,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使用句子扩展方法在文章的句子中添加自己的语言,使文章更加生动,并从文章中获得更多的理解。在扩展句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掌握文章的要点,弄清文章中人物的形象和情感表达以及理解文章的写作结构来学习写作技巧和方法。例如,当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教科书中包含一张父子聚会的照片。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提出问题并询问学生如果你是阿曼达,在埋在废墟下的时候脑海里想的是什么?用这个问题来指导学生的思想,将“废墟中的阿曼达”作为随文练笔,使学生能够在角色的心理活动、语言、态度和行为中进行写作,表达角色的精神。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主角的非凡之处,并给予他们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写作技能,以便他们可以从中得到学习。
        (三)重视抒发文本情感
        小学高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还不成熟,因此教师需要使用准确合理的指导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在小学开高段开展语文阅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扩大思维能力,提高读写能力。小学高段学生的特征之一是感性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强调文字的情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的内容。教师在随文练笔时应选择尽可能具有同理心的文章,以便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当教师在实际开展随文练笔时,可以首先引导他们阅读和理解课文,引导他们感受文本中所表达的情感,最后进行写作的布置,让他们能够很好地品味文本,且能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例如,在教学练习中阅读文章《 我和祖父的园子》时,文章中的内容与作者和祖父在花园里玩耍和工作的场景有关,作者用滑稽的话语表达了对老人的感激之情。教师可以用带有文章感情色彩的方式去进行教学,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的情感表达。通过阅读教学及随文练笔来引导学生反复斟酌字里行间来体悟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结论
        鉴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通过激发学生对随文练笔文练习的兴趣,很好地抓住写作练习的切入点,不轻易否定学生,并坚持写作练习的基本原则,以积累作为随文练笔的基础、对学生不规范的语言习惯进行纠正这些方式,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朱玉瑜.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随文练笔[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5(3):42-43.
[2]乐爱萍. 浅谈阅读对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的促进性[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51).
[3]陈琳. 小学高段语文叙事性文体群文阅读实践研究[D].
[4]朱玉瑜.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随文练笔[J].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15.
[5]林梅. 浅析随文练笔驱动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J]. 幸福生活指南, 2019, 000(009):0214-0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