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莉玲
大埔县机关幼儿园514299
摘要:教师应该重视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使得幼儿们可以更加健康的成长,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涯提供帮助。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开展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教育内容。刚上幼儿园的幼儿对于陌生的环境都会比较抗拒,他们容易产生差异感和孤独感,从而变得极其抵触和同学、老师交流,甚至没有交流,导致他们的语言能力就得不到提高,这样就会让幼儿园的教育工作难以进行。因此,本文就幼儿园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探讨,为教师制定一些高效的培养策略,使得幼儿的语言能力可以得到提高。
关键词:语言能力;幼儿;培养策略
一、幼儿园教育中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学阶段是每一位幼儿的启蒙教育时期,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及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而且语言还是人类的思想交流、知识的获取的一项重要工具。相关的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形成属于他们独特的语言结构的时候,教师们应该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能力。此外,在语言能力培养工作的帮助下,幼儿们可以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性格缺陷和心理健康。幼儿接受语言教育的最佳时期就是幼儿园教学阶段,幼儿在这些学习期间,他们的脑部发育长期处于旺盛状况,而且他们基本上掌握了语言表达的方式。因此,对幼儿的语言教学的效果会更明显。
二、幼儿园教学中语言能力培养的问题
首先,部分教师不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其实在幼儿园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还是很注重培养幼儿语言能力,而且也积极开展相关的一系列措施,但是最后呈现的效果并不理想,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一系列不成功的培养措施,让一些教学观念较为陈旧的教师更加认为语言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积累的,它不需要刻意去培养。其次,就是教师的教学形式单调,幼儿会认为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导致他们逐渐对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失去兴趣。最后就是语言教学中教师不重视增强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导致幼儿在语言教学中失去活力。
三、幼儿园教学中语言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第一,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氛围,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是主要活动场所之一是幼儿园,因此,相关的教师可以先带学生们去参观一下幼儿园,让他们大概了解一下幼儿园的环境,然后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营造一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幼儿置身其中,并通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空间。例如:教师可以先从物质环境中入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有目的性的设计对应的物质环境,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会产生好奇心和求知心理,主动去探索并求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愉快体验及掌握知识要领。教师可以在教室里放置幼儿喜欢玩的玩具,如机器猫,玩具车,毛绒公仔,芭比娃娃等。这些实际的物质可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将注意力放在这些实际物质上面,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进一步的进行教学,积极鼓励幼儿说出为什么喜欢这个玩具,是因为喜欢它的颜色,外观,柔软还是其他的原因等。通过切入幼儿的兴趣点,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并让幼儿在这个交流表达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营造精神环境,比如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日常的生活如在幼儿起床穿衣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叫出不同颜色的衣服和一些衣服里的有趣图案等。在幼儿吃饭时,教师可以教幼儿学习使用的餐具和吃到的食物的名称。相关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他们可以适当的开展一些具有实践性质的语言游戏,从而让学生们可以在游戏当中积累更多的语言实践经验,教师通过游戏让学生自由发挥及畅所欲言,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在游戏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促进,并且还能高水平的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例如:教师们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们参加“拿拿、放放”的角色性游戏,教师们在该游戏当中扮演主讲人的身份,而学生们则分为两组,他们分别扮演拿拿和放放两个角色,在角色确定之后,教师们需要念儿歌:“拿拿,放放,拿出我的小狗熊。”学生们则需要听清教师们的要求,拿出对应的玩具,并说出这些玩具的名字。通过这种角色类型的语言游戏可以让学生们的语言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第二,教师要积极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由于幼儿们热爱幻想,并且他们对许多的事物都非常的感兴趣,这些都为幼儿发散思维提供条件。教师要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就需要重视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以此来促进思维能力。新奇的事物是可以刺激到幼儿的器官神经,并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求知心理。依据幼儿的求知欲强的特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去认识和了解幼儿自己不认识的东西。最后是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想象,为幼儿营造一个无限发散的思维空间。另外还可以通过幼儿好胜心强的特征打造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竞争的条件下可以充分的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最大化的增强教育效果。例如: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他们可以组织学生们去大自然中学习,具体可以组织学生们去郊游,或者是野餐等,通过这些实际的语言学习方式,使得幼儿们可以跟多的接触大自然中的新颖事物,从而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学习兴趣,使得幼儿们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首先是课堂交流互动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幼儿进行提问互动,启发并激发幼儿的发散思维,培养到幼儿积极思考的习惯。教师还需要注意的是幼儿进行思考过后,要及时鼓励幼儿将自己思考的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这个分享的目的就是让幼儿自主的运用和练习语言,并且还达到培养幼儿的口语能力的目的,增强语言的积累和表达能力。其次教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如开展室外活动,幼儿对于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比较新奇,但是教师要注意室外活动要以培养幼儿语言能力为目的,积极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说,让幼儿自主的巩固语言基础及积累词汇量。例如:教师们可以组织“好玩的抱枕”的游戏,首先,教师们提出问题“抱枕可以怎么玩”,然后让学生们开动脑筋去思考,随后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和争辩,期间教师们可以倾听学生们的语言,并且给出一些个别指导,最后让他们给出答案。
结语
本文就幼儿园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的探讨过程中,并且明确的指明了幼儿语言能力对于他们今后的性格养成和学习生涯等都是重要的。同时,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具体从语言环境氛围、学生思维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等方面展开讨论,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为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张芳.幼儿园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2017(31).
[2]吴大珊.幼儿园语言区中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有致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2017(3).
[3]熊彩.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表达能力[J].都市家教月刊,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