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曲卓
拉萨那曲高级中学附属幼儿园,西藏拉萨852000
摘要:集体教学与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集体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而区域活动则有助于发展幼儿的个性和创造力。通过科学融合集体教学与区域活动,能够将两者的优势更加全面的发挥出来,进而显著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因此,幼儿教师需对集体教学和区域活动的内涵深入掌握,科学制定融合方案。
关键词:幼儿园;集体教学;区域活动
集体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较为明确,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帮助幼儿对有益经验进行获取。区域活动则将幼儿的兴趣充分纳入考虑范围,教师对活动区域、活动材料等合理创设与提供,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获取相应的经验和知识。集体教学与区域活动各有存在的价值,通过巧妙的融合与渗透,能够促使区域活动的目标性得到增强,改善区域活动实施效果,又可以促使集体教学内容、形式等与幼儿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充分适应。
1 幼儿园集体教学与区域活动的融合意义
1.1 幼儿、教师的双主体地位得到保障
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统一开展教学工作,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学习状态的被动性特征明显。这样教师的主体地位可以得到凸显,但幼儿主体地位遭到弱化。而区域活动则对幼儿的学习兴趣、特点等充分尊重,幼儿能够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虽然有助于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但教师的指导作用得不到全面发挥。针对这种情况,需深入融合集体教学与区域活动两种形式,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的同时,鼓励幼儿结合自身兴趣与需求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促使教师、幼儿的主体地位得到全面凸显。
1.2 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首先,区域活动的自主性、趣味性较强,幼儿的兴趣、需求得到充分尊重。通过向区域活动领域拓展集体教学,集体教学能够与幼儿实际兴趣充分适应,有助于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进而改善集体教学效果。其次,由于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经常开展,幼儿熟悉度较高。这样在融合两者时,幼儿不会有排斥感、陌生感产生,能够对新的教育模式快速适应。同时,区域活动、集体教学与幼儿的经验准备所符合,能够将幼儿主观性、教师引导作用等充分发挥出来,不仅可以帮助幼儿高效掌握相应的知识经验,又能够对幼儿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显著培养。
2 幼儿园集体教学与区域活动的融合策略
2.1 以区域活动生成集体教学内容
相关指导文件中要求幼儿教师对随机教育充分重视,改善幼儿教育成效。区域活动的丰富性、开放性较强,幼儿教师可对幼儿的兴趣点充分关注,挖掘区域活动中价值较高的内容与环节,以此来开展集体教学活动,这样幼儿的探究欲望可以得到激发,有助于幼儿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以往集体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教师忽略掉幼儿的兴趣与学习特征,导致一些幼儿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而通过挖掘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兴趣点,则可增强集体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优化幼儿的学习体验,增强幼儿的内在学习动机。
例如,开展“身体的秘密”区域活动时,教师观察到很多幼儿较为关注区域中的手影图片,不自觉的对这些类型众多的手影进行模仿。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适时的组织开展“手型彩绘”集体教学活动,引导幼儿结合区域活动中形成的经验,将各种手型绘制出来。由于本种集体教学内容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幼儿的参与度显著提高,纷纷投入到绘画创作当中。
2.2 于区域活动中突破集体教学难点内容
幼儿具备差异化的接受能力,面对统一进度的集体教学内容,部分幼儿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够针对性的引导和解决,将会对幼儿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可及时通过区域活动分解集体教学难点内容,鼓励幼儿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改善集体教学的整体效果。例如,开展“颜色变变变”主题内容教学时,如果采取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将会对幼儿的想象力造成抑制作用。且部分幼儿不具备相应的经验,影响到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可通过区域活动的组织实施,引导幼儿自主配制颜色,获得相应的经验。教师将不同颜料提供出来,幼儿自主组合、调配这些颜色,促使有其他颜色顺利生成,帮助幼儿对颜色变化切实了解和感知。获得相应经验后,幼儿能够向集体教学当中迁移这些经验,不仅幼儿学习难度得到显著降低,集体教学目标也可得到顺利实现。
2.3 向区域活动中拓展与延伸集体教学内容
为全面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幼儿教师需充分明确集体教学、区域活动的优缺点,将其深度融合起来。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对幼儿的需求、兴趣等充分考虑,将材料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区域创设起来,向区域活动中渗透集体教学目标与内容,这样可根本性改变幼儿教育的模式,促使幼儿的学习体验得到显著优化,自主发展需求得到满足。例如,开展“冬至”主题知识集体教学过程中,通过课件展示、教师讲解等手段的运用,幼儿虽然能够对冬至充分了解,但却难以对冬至习俗真切感知,影响到集体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完成集体教学工作之后,可组织“冬至”主题的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利用区域内的面、馅料等尝试包饺子。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促使学生对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深入感知。通过本种教学模式的构建,集体教学、区域活动的实施效果都可得到改善。需注意的是,区域活动的随意性较强,部分幼儿在活动当中可能会与集体教学目标逐步偏离,影响到区域活动的有效性。针对这种情况,幼儿教师要对幼儿的活动情况密切关注,及时引导那些出现目标偏离的幼儿。
3 结语
综上所述,集体教学与区域活动皆有存在的价值,难以被完全取代或摒弃。为切实提高幼儿园教育成效,需结合教育发展目标与幼儿身心特征,深度融合集体教育与区域活动,促使两者的弊端得到克服,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具体实践中,幼儿教师要善于总结融合经验,不断完善融合方案。
参考文献:
[1]郑晓宇.关于幼儿园集体教学与区域活动相结合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8(6):103-104.
[2]章丽林.关于幼儿园集体教学与区域活动相结合的思考[J].新智慧,2019(20):33-33.
[3]霍继红,朱晓侠.幼儿园区域活动与园本课程有效融合的策略研究[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3):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