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婷
大庆油田托幼管理中心长青一幼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453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小学以及幼儿园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调整以适应新课改的变革,我们了解到幼儿绘画用线习惯和构图的特点,往往能够映射出幼儿最真实的性格心态特征;因此用线的表现形式成为幼儿绘画课程中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现阶段我国对于幼儿美术教育的研究大多是从幼儿简笔示范画或者是幼儿色彩涂鸦入手。
关键词:幼儿美术;绘画;区别用线;教学引导
引言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职责是让幼儿喜欢参加美术活动,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美术表现。幼儿年龄相对较小,尚不能很好地掌握握笔的姿势和一些有难度的用线画技法。幼儿对美术活动中的涂色活动非常感兴趣。每次选择区域活动时,美工区的小朋友总是更多地进行涂色活动。幼儿对于用线画等技能并不是很感兴趣,对这些技能掌握得也不够好,用线画活动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所以,教师要更多地引导幼儿尝试用线画,让他们练习、思考、学习,而不是认为他们不爱玩、不想玩、不去玩就忽视了幼儿对用线画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让他们在思考与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用线画蕴藏的乐趣,从而对用线画活动感兴趣。
1核心素养发展的幼儿园美术教育原则
核心素养发展的幼儿园美术教育原则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具体内容:首先,愉悦性原则。是幼儿美术教育中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对幼儿心理状态的关注尤为重要。幼儿在美术教学中需要充分表达快乐与自我,教师遵循幼儿学习特点,关注心理变化,确保幼儿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其次,形象性。美术教学具有较高的视觉性,又是通过材料、颜色以及构图等塑造良好的视觉形象。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遵循形象原则,引导幼儿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并且关注美术形式语言。再次,情感性。情感性是美术教学中学生以及教师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是在美术活动中通过教师与幼儿良好的互动,激发幼儿情感,在此期间教师应尊重幼儿主观能动性,鼓励自我表达,提升美术活动的有效性。最后,过程性。过程性是美术教学中重要原则,重视实践活动的节律,需要以幼儿自身能力以及经验为基础,适应幼儿学习节奏。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保留充足的实践时间与空间,这对提高幼儿美术学习兴趣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2幼儿美术绘画区别用线的教学引导
2.1用线画的选材内容应新颖有趣
幼儿美术绘画区别用线的教学引导之一是用线画的选材内容应新颖有趣。在一次用线画活动中,教师结合课题“幼儿美术用线画技能的练习”,较好地选择并组织了教学活动。首先,通过PPT导入常见的小动物,生动有趣地展现小蜗牛、小蜘蛛、小鱼和小蝴蝶图片,幼儿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认真地看着教师。可是在此次活动中也暴露了不足之处:活动中,在出示单独的动物图片时,教师将用线也出示了,幼儿的兴趣有所下降。如果先向幼儿提问,让他们自己说,他们就会很感兴趣,从而发表自己的意见。两种方式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对于操作纸幼儿也特别喜欢,觉得很新颖,可是教师没有放上幼儿园的图片,幼儿很难理解,就不能够很好地帮助小动物“参观”幼儿园。这一次用线画活动结束后,笔者认为教师在引导幼儿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尽量让幼儿感兴趣,选择特别新颖的内容保持幼儿的注意力。
2.2通过感知刺激,培养幼儿图像识别能力
幼儿美术绘画区别用线的教学引导之二是通过感知刺激,培养幼儿图像识别能力。
幼儿在进行美术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感知觉对幼儿美术学习尤为重要,一般通过形状、颜色以及声音等进行感知,通过感知对物体大小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幼儿在完成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主要是对熟悉的事物的观察与了解。比如,教师在组织幼儿《画生日标记》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幼儿观看相关标记,比如禁止停车、禁止抽烟等标记,让幼儿认识标记图的表现。其次,让幼儿观察生日图,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标记图的注意事项以及主体等,幼儿通过自己的解读与想象把生日标记图通过美术呈现出来。幼儿会画出不同颜色的生日蛋糕,并且在蛋糕旁边配有不同颜色的花朵,下面画有沙滩。因此,通过对幼儿感知觉刺激,能够培养学生识别能力以及想象力。
2.3性格心理与用线形态相互作用
幼儿美术绘画区别用线的教学引导之三是性格心理与用线形态相互作用。以“我在屋外玩球”为主题让幼儿进行自由的创作,并依据罗恩菲尔的《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相关理论来研究3-6岁幼儿的绘画中用线的感性和理性表现。经过整理分析,发现幼儿的用线形态流动曲折,动感很强的多为感性者;刚直、具有装饰性、静感很强的,多为理性者。幼儿用线形态的表现能力是从他们的绘画作品上体现出来的,不同的性格——感性、理性会导致画面具有不同的用线艺术语言。感性的幼儿性格心理较为粗放,不注重小节,所以感性幼儿的绘画,用线形态就会粗放、混乱,画面结构不够严谨,运动感强。而理性性格心理的幼儿绘画,用线形态作品会显得很精细,形式感、装饰性、秩序性很强。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用线形态训练来调理幼儿的性格心理——具有理性表征的幼儿进行曲线的节奏训练,具有感性表征的幼儿可以进行装饰用线、平行用线等条理性训练。最后,建议幼儿教师要发掘幼儿的绘画天分与兴趣,熟练地运用幼儿能够学会的用线形态——感性和理性的绘画技巧,从而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引导幼儿性格心理向中性发展。
2.4个体的思维、记忆、功能、语言、活动能力等主观因素
幼儿美术绘画区别用线的教学引导之四是个体的思维、记忆、功能、语言、活动能力等主观因素。3到4岁是幼儿个性心理发展相对比较关键的时期,我们必须关注这一时期幼儿的性格心理发展状况,并且分析幼儿能否去理解他人、是否能远离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和行为,这对幼儿社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幼儿性格心理发展方向的培养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主要包括游戏活动的训练、故事内容以及意义的讨论、语言的训练、家庭情感的培养、混合年龄交往等。法国大思想家、哲学家卢梭曾经说过:“请给孩子一张属于他们自己的画纸,让他们尽情地画出属于他们的世界吧!"然而,从幼儿美术教育来说,不管是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还是望子成龙的家长,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认识总是十分僵化和滞后的,由此导致了幼儿美术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目前,在幼儿艺术教育的变革下,幼儿的艺术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状况都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便如此还是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只有认清了这些问题,并且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才可以在儿童早期的教育中,让艺术教育在幼儿的性格心理发展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2.5恰当使用PPT课件
幼儿美术绘画区别用线的教学引导之五是恰当使用PPT课件。PPT课件再加上必要的动画效果,丰富了教育活动。为了更好地让白板服务于活动,设计出必要课件,帮助幼儿突破活动的重点、难点。
结语
总之,用线画的创作本身就是很广泛的艺术创造,是幼儿整体成长的反映,也需要教师用艺术的双手,挖掘各种富有情趣、新颖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方法,让幼儿在欣赏和尝试形式与方法的变化中产生耳目一新的美感,从而掌握用线画的技能。
参考文献
[1]高梦竹,白璐.核心素养背景下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1):5-8.
[2]邓昱.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J].明日风尚,2018(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