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芳
大庆油田托幼管理中心长青一幼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453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学前教育中的教学模式业在不断调整,音乐教育也不例外。音乐对于幼儿而言,不仅是渗透艺术元素的有效途径,更是陶冶情操的关键所在。艺术教育的关键在于为幼儿充分的创造环境和机会,使幼儿从大自然和生活中萌发对美的体验。通过在过渡环节中有效渗透音乐元素,将音乐与幼儿生活结合起来,既能丰富过渡环节的形式,又能有效避免幼儿消极等待,还能扩充幼儿的音乐体验方式,让幼儿在生活中体验音乐的美,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音乐元素;幼儿园;过渡环节; 运用
引言
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优化教学策略,将音乐元素巧妙渗透教学中,将音乐活动元素渗透幼教音乐教学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先来说一下音乐的作用,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是一种美的享受,可以调剂人们的生活,音乐可以传递感情,具有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增长知识的作用。音乐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将幼儿音乐活动元素渗透幼教音乐教学,可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音乐对幼儿的成长发育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1合理安排幼儿园过渡环节的必要性
一日生活皆课程,过渡环节作为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环节间的纽带,我们应重视其蕴含的丰富的学习机会,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教师在组织与设计过渡环节时,可以通过丰富的过渡活动,减少幼儿的消极等待。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结合幼儿园教育目标,合理设置、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创设活动环境,组织多种类型的活动,弹性合理的规划幼儿过渡环节。幼儿园过渡环节常见的活动有喝水、盥洗、如厕、入睡准备等生活活动,也有诸如走圈、攀爬、手指操等简单的运动游戏,还有讲故事、数学游戏、绘画、音乐游戏活动的准备与整理等。
2音乐元素在幼儿园过渡环节中的应用
2.1营造音乐氛围,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幼儿园可以将多元化的音乐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贯穿于幼儿园的每个角落中,让音乐环境影响幼儿,让幼儿在不同的时间段欣赏乐曲,舒缓身心,启迪心灵,丰富音乐经验,发展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幼儿园可以根据不同环节的活动性质播放不同类型的乐曲,在幼儿入园、餐点、午休、盥洗、离园等生活环节中播放音乐。节奏感能刺激幼儿的大脑,让他们产生愉悦的心情。例如:晨间入园选用富有节奏感、活泼、亲切的音乐,减轻幼儿入园的紧张感和离开家长的焦虑感;餐点时,选择节奏轻快、活泼、令人愉快的乐曲,让幼儿在愉悦、快乐的情绪下进餐,养成安静用餐的习惯;午睡起床时,幼儿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幼儿园可以选用一些柔缓,节奏由慢到快、由弱渐强的乐曲,这有利于幼儿从睡梦中醒来;离园时,适合播放温暖、亲切的音乐,让幼儿在开心愉悦的氛围中结束幼儿园一天的学习与生活。将音乐自然地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2探寻大自然里的音乐元素
大自然是美的集合体,并向我们展示了很多美学的内容。
而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是自然美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刺激和美妙了人的听觉神经,赋予人们通过听觉来感知生活和学习生活的条件,不论是风声、雨声、海浪声、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还是青蛙的“呱呱”、小猫的“喵喵”、小狗的“汪汪”、小牛的“哞哞”等等,这些无穷尽的、最原始状态下的自然声音,都是会被幼儿们所关注和倾听的,也都是能够给幼儿带来新奇快乐的感觉和联想的,是他们愿意去学习模仿的音乐教学对象。除了大自然的声音,幼儿还能在自然中找到合适的自然乐器来演奏音乐。比如把沙子装进空瓶子,能发出和沙锤一样的声音;用两块木头敲击在一起会发出木质打击乐的响声;用树叶放在嘴里能吹出美妙的笛子一样的乐音……因此在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引导幼儿去大自然中用心去寻找、去发现、去模仿、去创造,并从中体会到音乐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愉快体验。
2.3节奏游戏的渗透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更应该从幼儿出发,把幼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幼儿园的思维与成人是不同的,我们应该从幼儿的思维方式出发,了解幼儿的需求、爱好,真正从幼儿的内心世界出发,从幼儿出发,在这个空间里让幼儿互相学习,相互交流。做游戏是幼儿喜欢的一种上课方式,教师应该抓住这个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把游戏巧妙渗透音乐教学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学习音乐的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且还可以让幼儿在学习中快乐地玩耍,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课堂的娱乐性,让音乐元素贯穿幼儿的幼儿园生活。教师可以通过节奏游戏的方式让音乐渗透教学中,节奏游戏是一种非常有利于智慧开发的游戏,既能够提高幼儿的节奏感,而且还能够开发他们的听辨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幼儿之间互帮互助,形成一种协作的模式。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身心发展出发,找到适合幼儿的游戏,由于幼儿年龄小,一般游戏的原则应该遵循简单为主的方式,如果太过于复杂的游戏,幼儿玩起来太费力,而且也不利于幼儿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节奏接龙和模仿为主,因为幼儿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在节奏模仿游戏时,教师提前给幼儿讲述一下游戏规则,让幼儿了解到游戏的规则再开始进行活动,教师在前面拍节奏,让幼儿在后面集体模仿,这就要求幼儿的节奏和速度与教师保持一致。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幼儿专心致志地去听教师不断变化的节奏,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听辨能力,这就从根本上克服了幼儿上课走神、开小差的不良习惯,通过节奏接龙让后面的幼儿模仿前面的幼儿,每个小组参与比赛,看谁最后模仿的最像。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创编能力,而且还可以加强幼儿小组之间互相配合的默契,学会团结合作的能力。教师带幼儿进行游戏时,需要注意的是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不应该玩过分复杂的游戏,否则会降低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失去了音乐游戏的根本目标。
2.4突破幼儿园传统音乐教育活动组织的难点
首先是歌唱活动中选取的传统音乐要生动优美。在歌唱活动时教师要选择动听优美、歌词朗朗上口的传统音乐歌曲作为教学内容,在活动充分运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玩起来,教师在游戏中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其次是在韵律活动中让幼儿愉快的动起来。韵律活动的重点是动作,音乐能激发幼儿的动作,让幼儿动起来。在开始韵律活动之前,教师可以让幼儿先接触音乐,让幼儿先感受音乐的律动,初步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教师加以引导,更有助于幼儿快乐的动起来。
结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过渡环节中加入音乐元素的应用策略,不仅可以增加过渡环节活动的丰富性与趣味性,为幼儿园音乐教育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还可以让幼儿主动进行参与并调动其学习音乐的兴趣,由此促进幼儿在音乐认知、想象力、情绪情感、思维能力及对音乐旋律等感知能力方面的提升,让幼儿在浸入式、生活化的音乐体验中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民教育出版社,2013.
[3]陈淑琴.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4]张卫民,陈金平.刍议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