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华
( 山东省滨州市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山东 滨州 256600 )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展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提升,不仅要求着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要求语文教师以以往教学方法相比,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间的主动学习态度。只有这样,语文教师的教学课程设计才更加全面,学生的参与热情亦更加双向,新知学习、旧知巩固、范围拓展等相关教学板块日渐丰富,语文课堂的课堂教学效率随之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前言:
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活动一般都直接与语文教材挂钩,但是,这并不是说教材就是语文教育的全部。毕竟教育具有社会属性,通过教学活动展开的全面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寄出的文化知识教导,也需要社会实践能力的全面挖掘。而这就要求着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注重教学效率的实质提升,在教材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诸多拓展,帮助学生全面成才。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师教学思维过于传统
现阶段,我国的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基础学科知识、品行道德、身心健康等的多方面综合性素质教育。并且,随着社会人才培养标准的不断变化,任何事物的实际发展都是以“创新”为基准来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语文教学亦是如此。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改进过程中,现实的教学情况则是有很大一部分的语文教师难以切实跟上现下的时代发展脚步,不管是出与主动亦或是被动的新鲜资讯接触,他们都会相对不愿意深入了解,习惯性的使用主观性的个人见解,开展对应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过于老旧,教师的教学思维与学生的学习思维出现脱节,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固化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流行的智能化教学工具、学习工具层出不穷,在小学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就出现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以用于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实际学习热情、探究热情,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始终与时代发展相互适应。但是,教学工具的便捷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对于语文课程教学却存在应用与应用成效的偏差性。毕竟,语文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展开教学活动,往往会出现“表大于质”的教学结果。单纯应用了工具的“便利”,却没有真实做到“便利”的延伸,让教学空间的拓展,教材内容的灵动,教学手段的创新等都始终本质无变,陈旧、刻板。
(三)社会层面的教学影响较大
谈及教育,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学校”、“教师”等字眼,但其实,家庭与学校的系统化教育同等重要,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根基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间接甚至直接的决定了学生可以成长为什么样的社会人才。因此,语文教师要想让小学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实效提升,就需要重视学生家长的教学辅助引导,让家长意识到自身对于孩子成长的必然影响,继而实现家校共育。但现实情况则是,学生家长由于自身生活、工作等原因的影响,将学生的教学压力直接一股脑推给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的关心都是以语文教师的总结性反馈为主,较少主动增加亲子活动,让学校的课堂教学效率也受到一定层面的波及影响。
二、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结合上述所讲,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师在传统化的教学过程中展开语文教学活动,主要是按照语文教材来进行顺序性的教导,很少会跳出教材局限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因此,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就会陷入知识学习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的现实现状。
语文教师要想让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有所提升,就需要在开始正式的语文课堂教学之前,先行仔细的研读教材,吃透教材,将生活化的教学观念融入到真实的教学行动,让学生自行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知识学习与生活应用的连接点,灵活的展开知识思考。例如:语文教师参与学校组织的教师培训来转变个人教学观念,亦或语文教师多多关注时事热点,从根源上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
(二)创新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为了能够真实有效的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在设计明确的教学课程之前,就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来优化教学展开的几大流程,在层次分明的教学节点进行对应的教学启导,如课前预习环节的教学引导。让学生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前瞻化、完整化,而逐层增深自己对需学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做到知识教学逐层渗透。例如:语文教师在一节语文课程的结束前5分钟,为学生布置下一节课程开始前的预习任务,不再单一的以说教布置为主要手段,而是以“故事化”、“情境化”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预习学习为例,语文教师先提问学生有没有见过峡谷?知道峡谷有哪些特征?引出学生的好奇思考,然后结合需学文章的例句导出假设想象,让学生根据需预习文章搜图、搜材料。
2.丰富课堂教学的教学活动
小学生的自制力一般较差,因此,按部就班的古板教条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无效的教学方式。因此,语文教师就需要结合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而带出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以此完成课堂教学的教学改进。例如:语文教师在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语文教师以“舞台表演”为主题,将文章出现的人物进行出场人物提炼,然后挑选学生分别扮演对应人物,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并使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被合理调动,让小学生通过真实的亲身体验来将文章内容内化展示,最终在表演的过程中,理解人物心思,读透人物情感,并对故事对话的脉络与缘由有清晰了解,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
3.对课堂提问进行优化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教学手段,语文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提问基础上,提炼提问教学的有效优势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改革,可以使小学生对问题回答,由原本的排斥、恐惧等不良心理转换为趣味性高于压迫性的互动认知。并且,回答问题的模式不再局限于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而是可以增多形式为学生互问,反向提问等,旨在让提问环节的真实教学价值有效体现。例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借助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一些对应实图,让学生直观的观察魅力图片,然后在结合教师的提问思考图片与文字相比较,为自己留下更多印象与冲击的分别有哪些?为什么?让学生的思考思维逐层被引带。
(三)在生活中发现语文
让小学生将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的语文知识灵活应用,除了教师视角的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创新之外,还需要从学生的视角进行小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合理培养,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语文,学习语文。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学生家长、学生、语文教师三位一体,由语文教师将平时的学生学习情况向学生家长合理传递,然后契合教学内容的为学生家长推荐生活教学拓展,既为家长教育指明方向,减轻负担,又将自己的教学持续性有效贯彻,增效减负。例如:在《自选商场》一文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为学生布置生词作业,让家长与学生一起构建场景想象,继而激励化完成作业。
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是整体教育体系的基础性教育学科,具有独特的学科之美,在小学时期的语文课程教学中,语文教师带动班级学生学好语文,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感性的拓宽自己的学习眼界,还是为了让学生学好语文知识,打下坚实的理解基石,为其他学科的全面学习做好铺垫,最终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细腻,经验丰富,更加轻松、自得的深入知识学习,从根本上做到教学效率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姝婧.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11.
[2]费宏宇.基于生本理念构建有温度的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10):35-37.
[3]张荣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与实践路径[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10):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