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龙
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 青海省 西宁市 810005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面对的考验更加严峻。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工作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现代化的新事物在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教育也在党的领导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何更进一步地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是在新时期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就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构建的前瞻性思考进行详细研究。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构建;前瞻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新时代,做好教育的关键在于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使其能够在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从而不断地为学生灌输语文知识以完成立德育人的教学任务。时代发展中所蕴含的问题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共同组成了教师素质提升的内在,为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提升给出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基于此,对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构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期能够为中学语文教师以及语文教学提供出应有的帮助。
2 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构建的重要意义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综合素养及行为方式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渗透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育者要先进行自我修炼、自我塑造,然后才能为人师表。当前的初中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要全面提升初中语文课教师素质,使其能更好地传授语文知识,能正面回应学生的疑难问题;同时,将教学与实际相结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1]。青少年处在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在这一时期,他们开始关注自我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和所处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学生的认知世界容易受到冲击,此时最需要语文课教师的关注、引导与培养。因此,要全面提升初中语文课教师素质,使其能够身正为范,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为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爱国、爱党、爱人民。初中语文课教师素质的提升是育人的基本前提和必然要求,是学生德智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柱。
3 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构建的前瞻性思考
3.1 优化教师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应指向学生发展。当代的素质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改变传统教育重知识传授的固有模式,向重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变;不应再为便于管理而压制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转而应当挖掘每一个学生独特的潜力与特长,呵护其个性的发展。因此,当代的教师要时刻牢记,尊重、维护学生的独立人格,在一种平等、公开、友善的氛围下,以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提出问题、亲身体验、总结经验教训的方式学习知识、感悟人生。教师做到这一点,才能够让教学活动事半功倍。时代在变,信息与知识也在飞速发展着。为了具备源源不断地将最新的知识与理念传授给学生的能力,中学教师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终身学习通俗地说就是活到老学到老,但这并不是指简单地、机械地对新生事物做到“知道”,而是象征着一种在面对社会形势变化时积极应对的理念与原则。具体地说,教师应当智能化地应对一切变化,通过自己的独立人格、批判性思维与理性思考能力,去深刻理解新知识、新变化的内在逻辑、产生因由等,即“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教好学生,让学生在面对变化时不致跑偏,进而师生同做社会的有用之材[2]。
3.2 创新教育思维
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和思维已经老化,教师一直沿用原有的教学方案和思维,显然是行不通的。目前学生很多都见多识广,仅靠教师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思维来授课显然有些乏味、枯燥。每个地区的教学概念大有不同,对于城市化教育,乡村学校可能比较向往,其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而城市化教育的方式用到省市级学校表现出来的却是平淡无奇。目前我国的教学质量、教学概念、教学思路、教学方向都无法取得统一,虽然备课基本大同小异,但是甲教学者和乙教学者所阐述出来的东西完全不同,无法达到受教者的知识统一,领悟到的东西也截然不同。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备课不能仅仅备教学内容,还要备学生,预想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提前准备应对方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始终遵照课标和教材,避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教育创新、思维创新不能单方面地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更加深入地去探讨和理解。应该更多地组织教师去其他学区考察、实践学习,学校应不定期地组织校园探讨,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把好的东西记录下来,对于不好的东西深度探讨,刺激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
3.3 强化技术能力
最好的技术如果没有与使用这种技术相适应的教学,它在教育环境中就毫无用处。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如果要在教学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上做到运用自如,教师就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素质。信息技术在不断进步,多媒体设备也在更新换代,有些新设备老师们都不熟悉,不懂得操作,所以要进行适时的培训。培训应分类进行。一是新来的老师上岗前要进行多媒体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简单维护的培训。二是年纪较大的老师大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相当高的学术造诣,对学校发展有过很多贡献,可以开设专门的班次加以培训。三是普通老师的培训要注重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过去的经验看,有些实际操作能力未达标的老师遇到问题不懂处理往往没有及时报告,而是自己似懂非懂地操作,很容易损害设备并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四是培训应该制度化并坚决执行。应严格规定没有经过培训不能上岗;培训效果应经过考核,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才能结业。
3.4 创新教育方式
目前中学语文课教学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存在机械灌输、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学创新性不足、教学实效性有待提升的问题。为此,首先,中学语文课教师应积极参与推动语文课教学改革,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抓好教法创优,综合运用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和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其次,中学语文课教师要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火起来,推动语文教学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要善于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的充分融合,通过国内外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大数据、VR等技术,给学生提供信息化条件下深刻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对此,中学语文课教师应高度重视课后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后培训,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此,要注重通过加强教学交流研讨和观摩,积极参加各级教学比赛,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技能,持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4 结束语
新时代下,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升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时代中学语文教师要始终牢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使命,汇聚各方力量提升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要用坚定不移的信仰引领学生,用强大的力量感召学生,用高尚的人格情怀吸引学生,给学生埋下良好发展的种子,才能使学生争做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李汝恒.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促进语文教学建设[J].中国农村教育,2020(05):86-87.
[2] 穆安萍.立德树人对小学语文教师素质提高的要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2):10-11.
[3] 樊小强.不断提升语文教师素质,更新语文教学观念[J].科技经济导刊,2017(3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