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华
大庆油田托幼管理中心长青一幼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453
摘要: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度逐渐提高。班级常规管理作为幼儿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教师顺利开展各项幼儿教育活动的前提基础,也是幼儿进行知识学习、游戏娱乐以及习惯养成的主要阵地。班级所承担的主要任务,不只是将幼儿与教师凝聚在一起,同时担负着家庭沟通交流、幼儿素质提升等主要责任。对于幼儿教师来说,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幼儿实际发展水平与心理状态,科学合理地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并将其有序地落实到班级常规管理中去。本文就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必要性及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必要性;策略
1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必要性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就是指在幼儿园班级单位中幼儿在一定规则的制约下进行的各项活动,是幼儿园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活动内容来分析,班级常规管理主要分为生活和学习两部分,前者主要包含幼儿的日常饮食、睡眠以及盥洗等方面,后者主要是对幼儿的思想知识启蒙以及基础学习习惯的养成。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幼儿教育方面,班级常规管理是为了保证幼儿园教育与保育目标的实现以及保障幼儿能够顺利成长而进行的班级管理活动,因此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以及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幼儿基础良好习惯的养成,它的培养效果虽然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是其教育地位是不能被忽视的。其次是从幼儿自身启蒙发展来分析,幼儿本身心智发展正处于启蒙阶段,因此处于良好习惯养成以及自身素质奠基的“黄金时期”,幼儿园不仅是帮助家长对幼儿进行照看、管理,同时也致力于帮助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而有序的班级常规管理有助于幼儿习惯的养成以及自身素养的提升。
2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基本策略
2.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幼儿遵守常规的前提。美国教育家娜思夫人说过一句话:从小播下良好习惯的种子,将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幼儿遵守常规,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终身受益。良好的常规涉及幼儿和教师两方面,如果教师在幼儿的心中有威信,感到教师是可亲可近的,就能自觉服从教师的积极意愿,有利于幼儿遵守常规。良好的师幼关系不仅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而且应该是朋友的关系,是平等民主的关系。作为朋友和伙伴,我们要尊重幼儿,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科学的认识和正确对待幼儿。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处处为人师表,在教学中,实行教学民主,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幼儿敢想、敢说、敢问,勇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教师扮演的角色既是组织者,又是积极的参与者,还是幼儿的好朋友。
2.2教师应该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幼儿园班级管理模式
针对幼儿园班级管理不够规范的现象,教师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以规范幼儿的行为,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自尊心,充分认识到兴趣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幼儿爱表现、爱表达等性格特征,积极实施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规范幼儿的课堂行为,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充分认识到幼儿的性格缺陷,针对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积极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教学工具,如:小视频、动画、图片等,牢牢抓住幼儿的视线,提高幼儿班级管理的规范性。
2.3榜样激励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爱模仿、易受暗示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我们用健康的形象和良好的行为做示范,来引导规范幼儿的行为。我们常选择幼儿身边的同伴或故事中的人、动物,这些榜样的行为激励幼儿,他们经过努力也能达成。例如:如有一次看图书时,小朋友都去抢新书。这时,有位小朋友说:“我等你们拿好了再拿,我看旧书也没关系的。
”听到他的话很感动,于是教师立即在集体面前表扬他谦让的好品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发现大家都很谦让,拿玩具一个一个排好队,有的幼儿还说:“你们先拿,我等会再拿。”例子举不胜举。每次他们有好的表现时教师就立即表扬、鼓励。树立榜样,鼓励幼儿学习榜样行为。对所有幼儿一视同仁,只要幼儿某一方面有良好的表现就表扬他,激发全班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内的榜样不是完美的,只是对某一行为的认可,从而激励幼儿在各方面争做榜样,激励和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的优点并积极表现出榜样行为。榜样的行为不仅要在幼儿心理上产生共鸣,最重要的是反映到幼儿的行为中去。当幼儿的行为做出良好的表现时,教师给予充分的表扬,使幼儿感到学榜样的益处,从而强化榜样的影响力。
2.4促进班主任与家长的协同,实现家园共育
幼儿的成长和教育不仅要依靠幼儿园班主任的引导,作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也要充分发挥职能和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效率,幼儿园班主任要与家长充分做好幼儿的交流工作,促进与家长的协调。比如,我们随时利用班级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平台的各项功能,与家长互动交流,家长可以在群里随时交流经验,反馈幼儿最近的状态,家长们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家长们在家就可以知道自家孩子在幼儿园的各种状况,将小朋友在幼儿园发生的点点滴滴呈现给家长看,促进教师与家长、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达到了家园共育的目标。一方面,幼儿园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定期照开家长会的方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成长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幼儿的学习成长问题,从而来获取幼儿家长的认可和关注。也可以用问卷调查表让家长及时反映幼儿园及班级最近存在的问题,家长便于及时反馈一些经验和并给于一些帮助。另一方面,幼儿园班主任可以通过走访幼儿家庭,了解幼儿的生活环境,为幼儿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思想和理念,充分实现家园共育,为幼儿构建积极健康的成长学习氛围。平时,教师在家长接送孩子是也交流沟通,但走进孩子的家庭,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总能体会到不一样的效果,走进家庭的家访更能聆听家长的心声,也更能表达我们对家长和孩子的看法,也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最近动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不在园也能得到老师的关爱,便于家长更能理解和支持我们的班级工作,加深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情感,促进家园共育。
2.5充分利用班级环境
有的时候,环境对一个人性格的影响也是较大的。由于幼儿年纪较小,因此在进行自我控制方面能力较差。幼儿园以及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内部环境,将墙面或是地面进行绘画布置,利用周围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除此之外,可以让幼儿也参与到教室布置中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在采取这种班级常规管理办法的时候,一定要在日常生活教学中不断重复强化,加深幼儿的记忆与理解。比如,在班级卫生间的地面上,通往女厕所的道路可以用粉色箭头和小脚丫来引导,通往男厕所的道路可以用蓝色箭头和小脚丫,帮助幼儿树立起性别意识。在班级幼儿玩具的收纳空间,教师可以带领幼儿通过简笔画为不同的玩具绘制一幅“肖像图”,贴在储物柜不同的地方,在结束玩具游戏环节后教师引导幼儿将不同的玩具放回到不同的地方并且摆放整齐,培养幼儿整理能力。在幼儿园洗手台所在的墙壁上可以利用卡通画来绘制出洗手的步骤,教导幼儿要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养成幼儿讲卫生的好习惯。
结语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幼儿园班级管理有其特殊性,管理的工作既平凡、琐碎、服务性强,又具有十分严密的教育性和科学性。幼儿园班主任在幼儿的成长和学习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对于班级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幼儿的科学培养和教育,幼儿园班主任还需要积极创新幼儿的管理理念,切实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以此来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藏兰荣.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148-149.
[2]马从敏.幼儿园班级管理中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有效措施[J].教育,2019(2):3.
[3]赵玲.幼儿园生活常规活动的价值与开展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8(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