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9月第25期   作者:路金梅
[导读]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当代教学领域已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路金梅
        甘肃省临洮县洮阳初级中学730500
        摘要: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当代教学领域已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众多数学教师开始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主题,提出了补充基础信息,构建知识体系;利用网络工具,拓展教学途径;交互合作学习,优化课堂氛围等建议;致力于使学生由被动式接受知识,真正转变为自主探究和有意义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网络资源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各个领域内的应用,单纯依赖传统课堂上的讲解式教学已然不能满足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因而,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我国教育领域,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内,应当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主动变革课堂上“粉笔、黑板、课本”的单一教学模式,将一些复杂的数学模型适当简化,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拓宽学生知识面与学习路径,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一、补充基础信息,构建知识体系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当将课程内容局限于课本上的定义、概念、公式,应当善于综合。而“综合”可分为两个层面展开理解:其一,综合多元知识,即教师需要注重课外资源的收集,以本节课教学主题、重点知识为关键词在网络上进行检索,搜集与之相关的信息或其他网络课程中教师提及的拓展性知识,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与筛选,建立起数学网络信息库。其二,综合他人思维解决问题,即教师可利用课堂提问环节,选择同一道题目,令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思路、方法对其进行解答,并整合、梳理学生思维,将同一道题目的不同解决方式归纳记录下来,以便于学生在未来学习过程中养成发散性、创新性思维习惯。
        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一课时,除却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之外,教师也可在网上寻找一些生活中全等三角形的实际案例,如等边三角形碎玻璃、等边三角架等,汇总或简单制作全等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视频。此外,教师还需整合一些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的知识,如“等腰三角形”、“三角形边、角特点及关系”等,创建信息资源库。而在“尊重学生学习主动权”的教学背景下,教师亦需要鼓励学生彼此合作,运用信息平台搜集相关知识和资料。如此行事,方能在课堂和网络信息平台上通过师生双方对资源的分析和整合,实现对问题的深度分析。


        二、利用网络工具,拓展教学途径
        在信息技术尚未得到完全普及时,学生获取知识,只能通过在课堂上聆听教师讲解、通过手写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反复阅读课本等形式;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也局限在课堂一隅。而在计算机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的背景下,教与学均可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因此,教师可逐步将备课、画图工作转移到计算机上,直接以PPT为载体将抽象图形、数学模型、绘制图像、解答问题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与此同时,教师也可要求学生围绕同一中心问题,在网络上搜集不同教师的讲解方式,从中提炼出最为简便快捷的算法。依托网络平台,教师与学生亦可实现作业的及时传送和疑难问题的随时交流,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例如,在学习《因式分解》一课时,为了加强学生应用相关公式的熟练程度,教师可通过为其布置经典题型的方式加以知识巩固。在信息技术应用背景下,为了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获取学生学习反馈,教师可在班级“数学大视界”微信公众平台上分时段发布练习题和参考答案,通过筛选、放出、回复学生评论的方式,解答他们普遍存在的疑问。在学生完成巩固练习之后,教师还可通过公众号发布“因式分解”知识点“名师讲堂”视频集锦,拓展学习视野与路径,让学生得以接触到不同知识讲解方式。
        三、交互合作学习,优化课堂氛围
        教师不可忽视的是,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初中数学学习范式的有效革新,信息技术为网络交互式学习带来了新的可能。因此,教师不妨尝试在课堂上应用以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书包等信息技术工具,让每位学生均有机会走上讲台进行知识阐述,或基于某一数学问题发表自身见解,从而创建具有浓郁学习气氛的课堂。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知识点时,教师可在课堂上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将电子白板与计算机相连,利用投影仪将教学内容投放到电子白板屏幕上,构建交互式教学环境。在传授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后,教师可随机抽取3-4名学生走上讲台,利用电子白板绘制出观察所得的轴对称图案。在绘制过程中,教师便可组织其他学生判定该同学绘制的是否符合轴对称图形的标准,交流应用轴对称图形的优势所在。以此方式引导学生积极表现与发言,优化数学课堂氛围。
        综上所述,就笔者观察而言,如今学生获取知识的路径相当多,且已然将网络作为学习、复习、积累的重要平台,常常会通过一些网络课程弥补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基于此,教师更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拓展学生数学学习视野,将死气沉沉的教学气氛转变为活跃开拓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李今迎.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9(12):100.
        [2]王金明.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