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9月第25期   作者:梁伟超
[导读] 在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做题速度上,规范性地实验上,并不注重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物理学习空间
        梁伟超
        博白县文地镇三江初级中学 广西 玉林市537609
        摘要:在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做题速度上,规范性地实验上,并不注重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物理学习空间,也不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物理学习方法,从而导致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差,而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便成为空谈了。针对这种状况,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转变原有的授课观念,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构建具有生本理念的课堂,让学生成为物理知识的探究者、发现者以及运用者,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增强初中物理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物理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改这缕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春风吹进初中物理课堂,一朵朵“高效”之花便悄然绽放在物理教学的园地里,因此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也不能落后,应当立足于新课改,并制定有效地教学方针来实现初中物理的课堂,能使得中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初中物理课堂地教学发展,从而使物理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1简析培养高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核心点
        第一,自主学习。与相对简单的课前预习相比学生自主学习存在明显的不同,例如预习对象主要是新课内容,其学习范围只是固定在教材课本中,绝大多数学生只是预习新课内容,并不会关注到习题课以及复习课。毕竟教材里所涵盖的内容十分有限对学生思维发展容易造成阻碍,并且由于物理书本中的知识相对简单因此在预习中学生无法发现问题。但是在自主学习模式中,会提倡并鼓励学生能够踊跃参与和探究,培养其信息搜集及处理能力等,进而达到增强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第二,课堂提问。从某种角度来讲,课堂教学可以等同于一个个的问题解决过程。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需做到对课堂中可能需要处理的问题加以充分把握。这是由于只有教师明确,才能更为科学的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由于课型的不同应该设计相应问题与提问方式,例如习题课可以从以下几种路径获得问题:(1)学生方面。学生以往做过的试题或是出错率相对较高的试题;(2)经验方面。比如经典物理例题、重点实验演示等[1]。
        第三,合作讨论。在我国新课改进一步深入的过程中,重点强调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出,由此可见合作讨论环节的重要性。由于在谈论中面对的是十分熟悉的同学,学生不仅没有过度的紧张情绪而且不会害怕失败。在学生的互帮互助中,有助于构建更为自由和諧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有助于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在学生合作讨论过程中还有助于完善物理知识体系。
        2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1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同理心
        首先,构建物理高效课堂,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同理心。既需尊重学生,又应将他们当做课堂学习、实验教学的主体。故此,应摒弃应试教育思维,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诉求为本,建立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渠道,实现“亲其师,信其道”。这样以来,也有助于教师对本班真实学情的掌握。
        因此,在日常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觉得教师不仅是师长,更是朋友。面对学生的错误或是不足,例如:学习中易混淆概念,上课不听讲等。教师不要直接采取当众斥责、体罚学生的方式,可以启发、引导教育,给学生时间去改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因为喜欢教师,产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好感。这一点对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来说至关重要,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2.2在实验中促进思维发展
        其次,打造物理高效课堂,还需重视促进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当使其展开探究性实验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據教学内容就某个知识点提出拓展性问题。

对简单的教学内容,教师可打破常规,尝试进行新突破,培养学生逆向思维;也可以适当的进行教学“拔高”,引发学生思考,使物理实验学习更具有探究性,让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譬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密度》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探究思路,让他们尝试进行实验设计,如怎样通过一只量筒和一些水来估测一根粉笔的密度。学生会依照的公式“物体的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物体的体积”来设计探究实验。面对有些学生设计的实验误差率大问题,教师可加强对这一教学资源的利用、促进学生进行反思,完善自身的实验设计。如此一来,有助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发展、使其学会举一反三,亦或促进学生合作进行探究性实验。在这一过程,提高学生独立、合作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让他们交换学习感受、实现共同进步。
        2.3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再次,新课改的实施,更强调施教的有效性与创新性。知识填灌教学易使学生产生倦怠感,甚至会对教师产生学习依赖,逐渐的便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意识。为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师可以微课授课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
        例如:九年级《生活用电》知识,主要由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两部分组成,知识点较多、也略显零散,一个课时内往往很难完成如此多的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对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譬如电表、供电箱、插座、家用电器、电线等,已有一定了解,只是对于它们的连接顺序与方式没有观察过,所以我制作了相关微视频,先让学生了解电路组成部分的连接顺序与各元件的连接方式,再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安全用电的相关措施,做好预习。上课时,可以先让学生分享预习成果,并且试着进行二线三线插座的连接、电灯开关的连接检测。提前预习有助于节省课堂时间,使教师将授课重点放在熔断器的工作原理这一演示实验教学上,在防止触电这一难点上,给学生留出更多时间进行单线触电与双线触电知识的消化。微课既有利于学生对简单知识的初步预习,将提升学生自主能力;也将为教师的课堂施教争取更多的时间,以便突破重难点知识。
        2.4重视对生活素材的应用
        最后,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易懂、直观,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的例子对物理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具有实验意识。
        例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声音的特性》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学生们熟悉的尺子(最好为钢制)进行演示实验:将其一端伸出桌面固定,用力拨动钢尺;继续向外探出尺子,并再次用力拨动钢尺。在教师用同样的力度拨动尺子时,它因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却大有不同。可让学生自主实践,进行总结,思考哪一次的振动快、音调高。又如:在进行压强知识讲解时,教师让学生用锋利的刀子与钝刃刀切水果,比较切口与用力大小。或者,在简单的机械知识的讲授中,可以运用滑轮、杠杆等简单机械辅助学生理解,列举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通过运用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体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举例,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物理学习与生活间的紧密联系。从而通过对生活素材的应用,降低物理知识理解难度、促进学生主动进行实验,使他们分析现实问题。在高效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
        结束语:
        言而总之,初中物理的教学对于学生在初中的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改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呼吁下,物理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高效的物理学习环境,通过多种方式和多元方法的结合,来帮助学生进行高效物理课堂的构建,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物理的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鼎文.浅析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20(2):14.
        [2]纪晓雪.新课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农家参谋,2020(5):19.
        [3]马德胜.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