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军
岑溪市岑城镇大锦小学 广西 岑溪 543200
摘要:小学的数学课程需要适应当前的教学改革,去着重提升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数学思维,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优化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化抽象为具体中来建立起知识联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认知,进而能够培养出其数学应用的意识。在学生能力发展的途中能够追求师生之间教学的平衡,表现出更高的数学综合教学质量。课堂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更大的变化,以小学生的知识掌握为中心来提升教学的效率。本文对优化教学效率的方式进行了简单论述,探讨了相应方法的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质量;优化策略
1传统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1.1教师质量不达标
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时期,只有从小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多方面人才的需求,对于教师招聘的需求也大大增加,由于小学的数学知识比较简单,就使得老师的水平层次不齐,导致教师质量不达标。教师质量不达标,就使得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大大减弱,不能够发现数学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呀,也不能使学生融入到学习数学的氛围之中,使得学生学习的数学的积极性不高,时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加厌烦,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我们要改变数学课堂的主要原因之一。
1.2教学知识比较浅薄
由于学生天性比较活泼好动,就使得学生在上课时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数学课本身就十分枯燥无趣,只是听取教师的片面讲解,学生在上课时并沒有参与感。,就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十分浅薄,也不能学到数学的重点。数学教学本身就是用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建立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拥有清晰的头脑。但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使学生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也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的数学质量,使学生学习数学更加的简单。
2优化小学数学课堂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亲切的沟通,了解学生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态度,并对学生现有的一些错误的学习观念进行纠正,以此来真正了解学生现在的学习质量。在精准的把握住学生的学习状况后,教师可以适当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努力构建一个轻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一切的开始,当学生对上课不再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后,课堂的学习氛围将变得浓厚,学生的学习水平自然而然就会提高。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未从幼儿时期的玩闹中完全脱离,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学生经常会因为无法集中精力听课而做小动作、打瞌睡、好奇课堂外的小动物,这些课堂上的恶习不但会影响想要好好听课的学生,还容易打断教师的教学思路,导致教学无法顺利开展。所以,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舍弃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经常和学生们进行沟通,对学生真实的学习态度要做到心中有数,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学习并引入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热爱学习,愿意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的遨游。
3提高数学质量的措施
3.1进行简便运算,简化运算思路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是运算,小学生通过自身对运算法则的理解来去分析数字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而在运算的过程中,复杂的计算形式能够引起小学生的抗拒,对于其中的知识失去学习与理解的欲望。因而,教师需要教授学生简便运算的方式,提高其应用运算法则的能力。而这一过程强调了学生简化意识的培养,需要让其形成明确的解题思路,在更方便简洁的运算中来优化知识学习。这样的方式也能使小学生对课堂更为投入,面对知识可以做到尝试发现计算式中存在的规律,进行分析与解题。
举例而言,在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为了使计算更简便,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三位数与两位数进行拆解,将三位数转化成(A×100+B×10+C)将其分别与两位数相乘再相加,在分配律与结合律的综合使用中,学生能够将看似复杂的问题进行转化,在运算上具有更为明显的思路。在运算的简化下能够使小学生获得对应的解题经验,面对相关的题目类型能够找到良好的解决方案。
3.2紧密联系生活,展开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要紧紧围绕生活来展开,通过生活化的方式来让小学生获得更大的学习兴趣,针对教学过程可以去引导小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整体上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学生能够看到数学学科的生活应用,在课堂组织中实现良好的融合。而在情感与思维上也能够养成学生较好的数学观念,对不懂的知识可以进行导入性学习,理解生活化教学中的实质教学过程。在尊重与了解学生的前提下,生活化教学方式适应了学生的知识基础,促使其提高了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在更为客观的教学环境下能够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亲切感。
举例来说,在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中,针对此部分知识内容,教师可以从生活角度出发给小学生们进行讲解。比如电风扇和日光灯在学生们的“上”方,黑板与投影仪在学生面朝的“前”方,窗户则在“左右”两侧,黑板报在“后”方。而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个标准进行划分,则能够让小学生们实现位置与方向的一一对应,对于实际事物的方位能够准确地指出来。比如小红的课桌在小李“向左两米,向前一米”,即左前方或者西北方。总体上通过生活情境实现数学教学导入,小学生的理解过程更为直观,看待与理解事物也更为清晰,数学教学的效果更好
3.3确定问题导学,实现良好引导
针对数学知识教学过程,教师可以确定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案,以提问为中心展开教学驱动。在连串的问题下,学生们可以找到知识的脉络,顺着提问给予的线索去剖析知识内容,在数学教学中能够以问题进行思维引导,体现出了学科的逻辑性。在严格的推导、论证与回答中,学生能够良好地应用所学公式进行知识整理,从而给出自身的答案。而在数学教学中,以问题引导知识学习的方式表现出了极大的效力,另外,有趣的问题导入还能调动起小学生的好奇心,在知识学习中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投入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通过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问题导学模式表现出了极佳的效果。
举例说明,在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获得良好的知识理解,教师可以设置一连串的知识提问,从“多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到“如何切割多边形?”等使学生掌握基础性的知识,理解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通过划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方式来对整个图案进行处理,学生对数学学习中多边形面积计算可以学会单元处理。这一教学过程中还体现出了积分思想,学生可以进行良好的知识整合,对一些曲线图形做近似处理。如此,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与运用更加灵活,小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来逐渐完成教学目标,形成内在的学习动力,问题导学的模式让更多的小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尊重学生成长规律,进行层次分明且幽默风趣的教学。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就会增强其学习效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倩文.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小学生(中旬刊),2020(09):95.
[2]王海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天津教育,2020(25):67-68.
[3]赵艳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9,1023: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