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艳辉 任绪祥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第一中学 256800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顺应了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当下,教育考核目标愈加全面。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优化教学模式。这对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及综合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引言
传统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为了迎合高考需要,教师往往采用灌输的教学模式,增加了课程容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对化学学科的内涵和客观规律进行深入探究和理解,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加强对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是当下化学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部分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加关注学生的成绩,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培养学生。然而,在此模式的教育下,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缺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思维不到有效的提升,学生丧失了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他们在课堂上所接受的知识有限、固定、单一,没有创新的空间和环境。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会丧失兴趣,更不用说将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
二、化学核心素养内容
化学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化学学科学习中素养的全面提升,重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化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
(一)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
注重培养学生对各类物质的准确辨识和分类;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能够通过对分子、原子等结构、性质的分析,养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重点培养学生从宏观和微观视角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
让学生认识到物质的绝对运动性,理解能量守恒定理定律,认识物质变化的条件性,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新物质的生成,化学便捷化的有限性,能够利用化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
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能够在证据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并推理验证;清晰证据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四)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通过实践活动探究知识的意义;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勇于创新。
(五)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具备探索真理的科学意识;形成绿色化学观念;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三、基于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策略分析
(一)转变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式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大多数教师以分数作为学生能力的评判依据,一味侧重于传授大纲中的考点内容,而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其一,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内在需求与个性发展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促使其在问题探索过程中,明确化学知识的价值,提升求知欲。其二,教师要深入探究化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并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开展教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其三,教师要不断创新与调整教学模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建立自身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实验教学能丰富学生的体验,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氯化铵分解”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小组探究的形式进行氯化铵分解的实验探究。首先,各个小组通过收集资料及探讨,自主编制实验方案,并在班内分享;其次,教师对比每一个小组的方案,并鼓励其他小组给出相应的评价,指导学生优化自己的方案;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实验,并向学生说明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快速记下实验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化学现象及其中所涉及的重要参数。
(三)积极开展学科活动
高中化学学科活动主要是指与化学学科相关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①课程教学。依据课程内容安排实验活动。②教学拓展。根据教学实际设计学科活动,促进学科教学形式改革。③学科竞赛。开展学科竞赛,加强学科技能。④课外延伸。开展课外活动。通过学科活动的开展,能够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升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能力和意识,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基本营养物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调动学生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进行调查,分析食物的营养成分,并形成饮食计划表。调查对象包括面包、蛋糕、薯条等多种类。通过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善用“微课”促进化学高效课堂的开展
微课依托信息化技术,以其内容精简、可重复观看的特点被广泛地运用到当前的教学中。化学学科所涉及的事物之间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开展化学教学时,教师应该善于运用信息化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化学。例如,在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方面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学习,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首先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教师通过课件演示“C+2CuO=CO2+2Cu”的反应过程,引导学生对物质产生的反应进行分析。其次在电子转移层面上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中电子所发生变化,此时教师以微课的形式将微观的世界形象化、具体化,用动画展示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微课还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开展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存在着一些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践操作,比如钠与水的反应、食盐的提纯等。教师通过微课形式的演示,能够在安全前提下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一些正确的操作手法,大大简化了实验的难度。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的形式,掌握一定的知识,为教师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教师不仅要注重加强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还要加强对化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技能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价值观、实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辛文林.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探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13-315.
[2]刘文龙.浅谈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79-381.
[3]王保才.基于学科素养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思考[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935-936.
[4]黄镇.高中化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中的问题及对策[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64-65.
[5]李灵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思考——以学困生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