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
浙江嘉兴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314400
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能够有针对性地应用到更加广泛的领域中去,而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其中在中职德育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能够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如何更加高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帮助学校展开中职德育教学是值得分析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技术在运用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方面,希望对中职德育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探析 中职 计算机教学 德育 有效渗透
引言
计算机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当前使用网络和计算机资源的人员增多、网络技术水平的高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在我国教育部门支持下,各个学校都开始增加计算机课程,增加对硬件和软件的学习,其间不仅要激发学生兴趣,也要实现德育教育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结合,以实现总体的进步和发展。
一、中职的德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教育和时代发展要求的表现
随着现代素质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不断融合,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和新型的教学理念。其中,将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就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因此,这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表现。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教育的新要求,在这五育中,更是将德育教育作为五育的灵魂,所以说重视德育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因此可见,在中职的德育教育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全符合现代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充分运用了新理念和新模式,所以是适应教育和时代发展要求的表现。
(二)有利于提高中职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打造良好的声誉
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教师能力的强弱和教学设备设置的完善性,同样需要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因为,即使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再好,但是学生们没有上进心和良好的品质,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依然得不到提升。而将德育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足以体现一个学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必将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俗话说,意识决定物质。在使本校的学生普遍树立了正确的三观后,然后再进行理论知识和各类技能的教学,将会显得更加得心应手。因为很多学生已经通过长期的良好的德育教育,树立了正确的三观和目标,拥有了上进心,会主动配合学校的各类教学活动,认真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中职学校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其教育质量和效率一定会迅速提升。自然而然的,其就业率和好评度也会相应提升,长此以往,学校的声誉必然就提升了。因此,重视中职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并不只能造福中职学校的学生,还能造福整个学校,使其成为一所真正优秀的、被社会认可的中职学校。
二、计算机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德育教育问题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问题
道德教育一般人们认为讲起来非常重要,但没有必要做,在整体教学中较为无趣,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方针政策的讲解,还需要强调一套日常行为规范,除了一些实践活动以外,没有更新颖的题材和方法了。在大多数情况下,课堂上进行的道德教育多是教师进行讲解,学生在其中被动学习,没有发言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思考,影响学生思维模式,无法使学生产生兴趣,会给学生情感以及心理带来较大的抵制,从而增加教师教学效果不佳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现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学学科也不够重视,一些教师将传统接受的道德教育渗透到课堂上,既不符合当前的学科教学特点,也未对教学方法积极改进,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说,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还在使用传统教学模式,未给予总体的创新,将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忽视了网络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共享资源,有很多东西都是免费的共享的课本上没有的。作为一名中职生,他们很少主动去网络上自主搜集各类德育教育资源,那么这个任务就应该由学校来完成,因为这些资源对于中职德育教育非常有帮助。但是据调查了解,很多中职学校对德育资源的搜集和提供重视程度不够,具体表现在:没有建立专门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的平台,即使建立了相关平台,优质的教学资源较少。德育教育仅靠学校的书本和教学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索海量高质量的资源才是正确的方式。
三、德育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的充分结合
(一)基于教学方法进行思考
计算机自身在积极发展的阶段,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等问题,同时,和计算机道德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也相对较为欠缺,这种虚拟化计算机形式很容易受到一定的监督和约束,经常会出现群体攻击、谩骂、攻击、暴力、黄色等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身边出现的典型事件、存在的计算机道德失范现象等,将其放在课堂上让学生相互探讨,以引起学生的不同思考。比如,在PowerPoint应用教学中,可以设定一些主题,如计算机中我最感兴趣的事情以及我最厌恶的事情。引导学生在计算机中通过对一些文章、图片或者视频的查询,学会制作课件,并在课堂上讲解给其他的同学。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学会好坏的辨别,也可以进行积极的评价。这样学生积极培养自我选择方式,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也会使其明确道德与责任之间的关系,以促使其发挥道德教育主体。同时,在计算机开发课程教学中,也要积极鼓励学生将德育素材在计算机上的传输,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引导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探讨中。其间,教师也要树立良好形象,积极负责,以打造文明计算机教学。
(二)善于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
在实际开展的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发挥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同时,还要结合网络信息的多样化的资源来做出综合有效地运用,并以此来设计出更加综合、合理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大量、优秀的德育教育资源,发送到学习群或者直接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来做好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感悟其中涉及的道理。其次,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引导学生,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比如针对“人生目标”这部分的内容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周恩来总理对于自己设立的人生目标,并提出问题“设计目标的依据是什么?”,帮助启发学生展开思考探究,让学生借助网络技术来搜集相应的学习资料,通过对于学生的一定知识引导,让学生展开小组活动,逐步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样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方法相结合,一定能够帮助提升整体的德育课堂教学质量。另外,中职学生与普通院校学生在学习态度、文化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均有一定差距,他们往往逆反心理更强,如果强行灌输德育理论势必适得其反,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特点和专业特点,利用微动漫、漫画、FLASH等形式有效渗透思想教育。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比较喜闻乐见,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结束语
基于研究和探讨,发现我国的计算机道德教育还需改善,在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发挥积极性,打造良好的计算机环境,且为青少年提供更为健康,具有理性化的计算机环境。所以,在该建设背景下,引进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和计算机教育充分结合,以确保学生在大量的信息中进步。
参考文献
[1]邓红平.新形势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德育理念的渗透[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4):159.
[2]余佳静.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困境与解决方法[C]..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520-522.
[3]康凯.如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06):194-195.
[4]杨丽莉.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J].电子制作,2015(11):135.
[5]陈蕾.对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初步探索[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1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