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时期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提升路径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9月第25期   作者:何国荣
[导读] 初中是承接小学教育后续工作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开启高中教育的先前阶段
        何国荣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第二初级中学  广东 清远  511500)
        摘要:初中是承接小学教育后续工作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开启高中教育的先前阶段。在人生的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初中阶段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新时期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阶段;德育工作;有效性;提升路径
        受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影响,各初中德育工作的开展都成为教学任务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使得新时期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提高势在必行,为此这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逐步提高新时期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进而有效提高初中阶段学生的综合素养。希望在未来的初中教育工作中,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作用,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来发觉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提高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以此来促进初中阶段学生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
一、提高班会活动的有效性
        开展班会活动是实施集体德育工作过程中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但是在之前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大部分老师只是通过班会的形式对学生们的日常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部分更为过分的老师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自习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班会并没有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发挥出真正作用。新时期老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需要以班会活动作为开展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实施行之有效的班会活动来充分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比如,可以将特定的纪念日作为开展德育工作的突破口,老师可以将特定的纪念日作为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以此来实施班会活动,其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提高效果更为明显。以三月五号的学雷锋纪念日为例进行分析,老师在开展班会活动时可以将活动的主题确定为“向好人雷锋学习,树全新道德风尚”,在开展班会活动过程中老师可以先对学生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初中阶段学生根据活动主题进行自由探讨,让学生以活动主题为基础,具体谈论一下“好人雷锋精神在新时期属于一种怎样的表现”,同时作为一名初中阶段学生,需要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弘扬好人雷锋的高尚精【1】。在讨论活动正式结束之后便请学生上台发言,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班会活动主题的理解。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此次班会活动的主题编排与之相对应的表演节目,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班会的趣味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班会活动,为班会活动的开展增添了新动力,班会作为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一种有效载体,可以丰富新时期下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二、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德育文化   
        文化属于一种无声却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无形资产,那么想要在新时期下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必然离不开良好校园德育文化的重大影响,因此这就需要老师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情况制定恰当的德育工作目标,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教学资源为初中阶段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德育文化,初中阶段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能够受到良好德育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2】。

比如,学校可以做好规划,定期定点的组织初中学生开展校园文艺活动,举办“校园榜样”、“学校达人”等诸多类似主题的活动,为富有才艺的初中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初中阶段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表演才艺,以这样的方式既可以丰富初中阶段学生的日常学习环境,同时还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放松空间,让初中阶段学生可以利用空余时间来欣赏其他同学精彩的表演和展示,这样将更加有利于初中阶段学生释放自己的青春和活力,在表演中充分彰显自我个性。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初中阶段学生举办运动会,在运动会上所有擅长体育运动的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在运动竞赛中充分展现自我的运动天赋并为此付出努力,为班集体争得荣誉。而其他在表演方面有天赋的学生都可以组成啦啦队,为参与运动会的学生加油呐喊,使学生在参与运动会的过程中能够充分释放自我压力,以这样的方式实施德育工作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班级的团结力,而且还可以为班级的团结友爱奠定坚实基础。通过这些形式丰富的文体活动,可以为初中阶段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初中阶段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受到良好的与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这是理论课程无法得到的德育效果,以这样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在新时期下有效提升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3】。
三、加强思想和情感的沟通交流
        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活动的过程中,要对师生给予正确的引导,引导老师和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在先前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由于老师和学生彼此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致使老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具体状况了解的不够全面,最终导致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大大降低。针对先前的这一情况,新时期下老师要充分加强与初中阶段学生在思想和情感方面的交流沟通。比如,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部分学困生,而在此阶段中如果不能对学困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端正自我的学习心态,很容易致使这部分学生陷入学习困境进而无法自拔【4】。此时,老师需要在测试完毕之后,积极主动的与学困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首先需要针对学困生自身的情况,寻找导致问题的真正原因,然后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存在于自身的诸多问题,接着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行之有效的针对性解决方案,进而创造出能够促使学困生进步的结果,最后要积极鼓励学困生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心,以此为基础解决这些长期存在于学困生身上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困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融入自我情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增加自我的学习动力,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进而实现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提升【5】。以这样的方式实施德育教育,可以有效增强老师和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还能使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顺利,切实有效地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是学生学会有效处理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的开展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取代作用,同时对促进初中教学也具有重大意义。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更缺少不了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因为只有让初中阶段学生具备了优良的道德品质以及健全的思想人格,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具有克服困难的毅力,以此来使学生自己的人生道路变得更加顺畅。对于老师而言,不仅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要在教育过程中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以此来引导初中阶段学生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梁永财.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8):147.
[2]刘杨. 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
[3]胡国平.心灵沟通的引领者——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J].教育观察,2020,9(19):66-67.
[4]林笑.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中华少年,2020(12):145-146.
[5]潘奕如.新形势下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质量有效性分析[J].侨园,2020(03):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