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福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二中学 733102
摘要:学生缺乏抽象思维以及推理能力,因此在学习数学中往往感觉非常吃力,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中问题情境创设具有突现性、崭新性的教学思维,更注重数学教学的整体性。本文针对问题情境创设教育思想进行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思维对把控问题进行整体性学习,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问题情境
当前社会正处于多元文化交织且科技大发展的时代,数学教育也必须紧跟社会发展行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这也是数学教育界公认的改革方向,而创造性思维又是创新的核心,是教育的立足点,因此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广泛的进行教学实践,并不断探索和创新,更加先进优质的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方法[1]。
一、数学教育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数学教育需要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成长规律进行知识体系架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因此教育学形式不能单调而重复,而是需要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探索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教学路径的优化。数学由于强调的是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因此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并注重数学教师的引导性作用在学生前进的道路上对教学节点进行知识架构,帮助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也要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否则学生可能在关键的学习节点环节产生混乱[2]。
随着当前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的深化变革教育形势,也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当前学生的学习发展目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开阔更加宽泛的学习渠道。将问题情境创设应用在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的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夯实基础知识,并促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学生的具象化思维,将数学作为一个整体的教育体系,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并且杜绝以往的单一性和枯燥性的教学模式,以更加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方式进行教学创新。
二、传统数学教育的教学问题分析
应式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占据了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因此传统教学模式仍存在于现代教育体系当中,尤其年纪稍大的教师仍会选择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抽象化的数学知识,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进行反复记忆,并在练习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学生正处于爱玩爱闹的年纪,如果只是进行机械化的重复练习,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大量的练习过程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育应该更加强调与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重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并给学生留有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原因所造成的自控能力问题,但是学生对于新奇的事物却有着非常高的热情,学生也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在教学课堂中一旦学生出现了溜号或走神的问题,就很难跟得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从而影响了整堂课的教学质量。
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缺少自主学习意识,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以自身为教学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知识点不能采用硬性灌输的方式[3]。
三、基于核心素养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策略
(一)注重小组合作教学
当前的社会发展正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前进,未来社会单凭个人能力很难完成一项工作,而是需要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所以基于问题情境创设理念下数学教育也应该遵守团队协作的原则。教师可以针对教学主题,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小组中的各个成员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和特点,以便于能够协作完成任务。同时教师也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教学指引,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逐步了解。基础知识内容要注重教学方案的设计要由易入难,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定以一个特定的问题情境,最主要是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导向,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也容易产生联想记忆,在学生熟悉的场景中,学生能够快速融入到学习氛围,并与其他同学在不断的磨合中进行合作[4]。
(二)注重数学知识的有效拓展
数学教师的教学不能仅仅立足于教材本身,而是应该注重进行教学知识的拓展。首先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教学大纲以及教学任务,制定出有规划的教学脉络,这样可以更好地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通过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积极开发其他的教学资源,建议教师充分利用网络为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可以通过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设计教学主题,即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内容,同时也能让学生加强记忆并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延展教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学习并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能够在生活中更好的运用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当中要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主要原则,一步一个脚印的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积累,不能操之过急,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探索数学多元化的教学
学生对于抽象化的事物理解不能特别深入,而对于具象化的事物则能够高效的学习,因此数学中所需要的逻辑思维以及推理能力是学生比较欠缺的环节,如果教师的教学完全拘泥于书本上的形式,那么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固化问题,学生通过数学知识进行解题练习时也很容易钻牛角尖,教师只有不断的探索多元化的教学途径,才能培养学生综合数学能力。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杜绝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而是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教师则以教育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以此培养学生的估算分析、空间想象以及图形观察等方面的能力。其次教师要注重学生新老知识的交替与过度,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学习总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问题情境创设的数学教育思想对于高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正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的重要黄金年龄,教师应该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减少课堂的枯燥感,以积极的心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此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秀琴.问题情境活跃数学课堂[J].教育,2020(21):28.
[2]王晓青.关于在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考[J].科技资讯,2020,18(8):164-165.
[3]程新展.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引入设计的五个着力点[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20(4):31-33.
[4]杨光照.问题情境在高中数学课堂的运用[J].各界,2020(1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