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9月第25期   作者:张瑞芹 张琴
[导读] 学习需要是学生自发性的行为,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教师的作用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有着良性影响
        张瑞芹  张琴
        山东省寿光市古城街道古城中心小学  山东寿光262718
        摘要:学习需要是学生自发性的行为,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教师的作用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有着良性影响。如果师生之间能够构建和谐的关系,学生学习的负担会更小,并且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知识,提高学习的质量以及效率。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会增加师生之间彼此的同理心,让学生能够更自主地融入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所在。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学教学;和谐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如何拉近师生关系是提高管理效率的主要内容,教师应当清楚的认识到传统教学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不断加强教学思维改革,与学生展开深入的沟通互动,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也作为班级管理者参与其中,以此达到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意义
        第一,在小学教育过程中,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为小学生营造欢快和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同时,班主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充分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学习特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第二,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以身作责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给予学生最大的尊重与关爱,帮助建立学习自信心。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与交流中,明确自身学习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形成乐观积极的品格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思想品质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和影响,也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2]。
2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2.1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进行班级管理之前,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在此基础上,再与学生进行沟通以及相处。刚刚进入小学的学生,自我独立判断能力较弱,该时期学生的记忆力、感知力以及模仿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增强,班主任作为小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成年教育者,要用自身的榜样力量引导学生,给予学生安全感,这也是开展班级管理的重要前提。
        一些小学生由于对学习还不习惯,容易出现自控力差以及情绪波动的问题,对学习的科目兴趣也较低,班主任要了解学生产生不同问题的内在心理根源,了解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一些小学生在学校期间出现逆反心理,往往是渴望得到班主任的关注心理导致,这些心理特征都需要班主任进行分析以及探究,在了解其心理特点的基础之上对症下药,开展管理。班主任能够真正走入小学生内心之后,和谐的关系更容易构建,而且管理的方式方法也更易被学生所接受。
        2.2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应该公平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尊重每个学生,以学生为核心展开教学活动。尊重每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是实现师生和谐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充分的尊重,才愿意和班主任进行近距离的接触,敞开心扉与班主任交流,慢慢和班主任成为朋友,逐渐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2.3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
        在小学教学中,学生的心智虽然发育不成熟,但是学生也在心中形成了个人的主观认识思维。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需要更多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能够将教师当成朋友,而不再是一名成年人,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例如在开班会的过程中,为了解决班级垃圾问题,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首先说出个人感想和管理办法。而不是由教师向学生颁布管理内容,随后当所有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后,教师在结合学生的意见进行总结,提出更加民主符合班级实际情况的管理办法。教师多与学生展开深入的沟通,才能够走入学生的内心,真正拉近师生关系,与学生做朋友用真实情感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4教师要重视以身作则
        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教师的所有言行都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班主任而言,在很多小学生心中,班主任是一个绝对权威的形象,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对班主任产生一丝害怕、敬畏的心理。班主任要有效利用自己的权威,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借助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和成长,促进班级的规章制度形成和健全。因此,班主任要严格关注自己日常里的一言一行,通过严格的自我要求来熏陶学生的言行举行,实现言传身教的目标,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高大的班主任形象。这样,学生会在潜意识里对班主任产生敬爱和尊重,将班主任当作自己的榜样,学习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从而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3]。
        2.5教学思维改革,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首先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建立松弛有度的教学管理方式,能够以更加和蔼可亲的态度去面对学生,让学生能够感知到教师对于自己的关怀与理解。而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则应当严加管理,让学生能够真正明白对与错,为学生的思想情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提高学生的教学管理参与度,让学生也成为班级的主人,参与到管理工作中。例如在开班会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提出班级管理的相关意见,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并且由于这些管理条件由学生所提出,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就会更加严格遵守发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还有需要要求学生可以轮流担任班级管理者增强每一名学生的管理意识,让学生能够富有班级责任感,不断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结束语
        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需要学生和教师一起共同维护。当前很多班主任往往会忽略对师生之间关系的维护,一味地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从而使班级的整体学习氛围和环境慢慢地变得恶劣。因此,班主任应该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原,王鲁娟.诌议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华少年,2019(7):215.
[2]全峥.探析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华夏教师,2019(15).
[3]李钦梅.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