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国震
江西省泰和县苑前中心小学 江西吉安 343726
摘要:班级管理工作是班级整体工作的主要组成,是让班级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因此,重视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工作,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采用良性的榜样激励手段,可以让低年级小学生培养自我管理意识,从而让班级管理工作的实际管理效率事半功倍。本文就是从现阶段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运用榜样激励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为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榜样激励;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应用
前言:
众所周知,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好动,自我约束力差,对于被管理容易产生反感情绪,且认识不到正确的管理对于自身成长发展的实际作用。因此,班主任要想优化班级管理的实际成效,就需要转换到学生视角来思考班级管理的有效良策,使用好榜样激励的管理辅助,帮助小学生在对应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做好铺垫。
一、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运用榜样激励出现的问题
(一)班主任对激励教育的认知停留于表面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的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会使用的激励策略都相对表面化。虽然,班主任知道激励手段对于班级管理的实际价值,但是,在现实的运用过程中却经常会出现策略制定的明确、有序,实际的应用却浅显、应付的实际现状。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班主任尽管对于班级管理以及相应的激励手段应用抱持积极态度,但是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却没有深入的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特征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来进行深入的实践反思。二是因为班主任对于榜样激励的实际认知只存在表面化的代入想象。因此,对于榜样激励的了解“冰山一角”,制定并实行具体的榜样激励时,手段应用相对局限,仍然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率等为管理基准,让学生厌恶管理,良性师生关系的构建举步不前。
(二)班主任的榜样激励应用“单一贫乏”
纵观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可以发现,选择激励手段时,大部分的班主任都只会使用一道两种激励策略,注重激励手段的筛选与落实,却对于激励策略的应用倾向与奖惩制度的落实,且重“惩”轻“奖”,让低年级的小学生易于产生自卑、不自信等不良心理情绪。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我国的国民交往属性整体偏内敛,大家相对于表扬、激励等正向的情绪传递,而更加习惯于批评、指点等自以为的期待向情绪传递。二是因为,当班主任确定好榜样激励的激励管理手段时,班主任容易陷入“单一化”思维,对于榜样激励的应用形式化,一带而过,缺乏灵活的实效变通。且事实上也确实是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时,选择榜样模范,基准单一,难以挖掘不用学生的不同闪光点,让榜样激励大打折扣。
(三)榜样激励的实际效果易于被忽视
综合现阶段的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工作现状反思班级管理的实际成效可以发现,许多班主任在制定好榜样激励的班级管理手段之后,只会在初期的制定过程中重视“模范榜样”的选择,而相对不注重后续的实际落实过程,对于过程的落实体现相对忽视,更不用提对于最终班级管理实效的总结反思。例如:班主任对不同学生使用同样的榜样激励,会产生的实际效果是不同的,但是班主任很少会在细化的激励过程中增加与班级学生的实际交流互动,收集有效的激励反馈,并且不会对榜样激励的流程进行跟踪反思,在实际上只是确定了激励的手段,并制定好了激励的框架,具体的应用尺度、应用深度等都没有偏差观察。以致于班级管理中的榜样激励引导的实际效果被忽视,继而又反衬到榜样激励手段的应用问题。
二、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运用榜样激励的合理化建议
(一)做到榜样激励“由表及里”、“推陈出新”
要想使榜样激励的激励作用切实体现,首先,从班主任角度切入,就需要班主任对与激励策略,尤其是榜样激励策略的本质深层认知,在确定榜样激励内容的过程中,意识到榜样力量对于低年级班级管理的主要作用。然后有层次、有计划的制定不同角度的榜样模范,让学生的模仿思维亦能灵活、生动,不会单纯的陷入以“成绩论榜样”的榜样激励手段中,而是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视角进行榜样学习。例如:班级中性格外向,活泼喜社交的同学xxx,班主任可以以他为一个交际榜样,平时对班级学生都多加夸奖,尤其是该名学生的细节赞扬,让小学生基于骄傲心理的影响,而无形的端正自我,为大家做好榜样,同时下意识担起小小责任感,对待其他同学热心助人,作为环境的一份子感染他人。除此以外,还有知识学习榜样,运动榜样等等。
(二)因地制宜的构建基本激励机制
班主任在小学时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采用榜样激励手段,需要遵守“以人为本”的基础准则,明确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从个性化的角度来审视榜样激励策略的应用,最大化做到因地制宜,因材而教。让不同学生在同一个基础性环境中,基于个体的本质差异,在个性中求同存异,在集体中发展自我,综合凸显。因此,班主任使用半阳激励手段时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因需而变”,按照明确的激励目标来反推激励手段体现的过程,在不同的榜样激励分类中,再次针对细化,让榜样力量的体现更加倾向与学生的个人喜好视角,而非班主任的固化范围。例如:在班主任选择好一个知识学习榜样xxx之后,班主任也需要向学生传达自由化的榜样选择,便于学生自己完成“依样学样”。
(三)强化榜样激励的“华而求实”
要想使小学低年级的班级管理中榜样激励手段的应用作用明显,就要求我们要学会透过事物的表面抓住事物的本质,在根源上进行对应的深入思考,寻求灵活、多变的激励手段应用,让榜样激励华而求实,当机立断。例如:我们都知道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控力较差,自制力较低,班主任使用榜样激励就可以在小学生透过知识学习感知外部真实世界时,使用一些多媒体工具,为小学生播放相关的人物视频,或者动画形式的真实故事展示,重在让小学生从实际的感知过程中,自主自发的感受发“榜样”一次的内涵,然后自主确定好学习目标,朝着既定的方向奋发前进,班主任则是从旁进行整体框架的把控与指导,如小学生观看《西游记》动画段落,学习敢作敢当、勇往直前等优秀精神。让榜样激励的“榜样”不限,重在感知之后的求真务实。
(四)对榜样激励的激励成效予以评价
在现下的小学时期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优化自身的教学水平与管理水平,从自身做起,注重自己平时的言传身教。然后减少对班级学生的批评指导,多多给予班级学生鼓励、表扬,为榜样激励手段的应用创造一个适宜的应用环境,发挥环境的暗示教育作用。继而在定期的班会活动中,加入榜样激励手段应用的评价活动,带动小学生一起参与其中,让小学生学习会初步的学习反思,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并且,这样做还可以让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自评、他评、互评中真实体会榜样教育的力量,在接下来的榜样激励手段应用中更加愿意资助选择个人榜样,在榜样学习中重塑学习自信、交际自信、生活自信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时期的低年级班级管理工作中,展开深层有效的榜样激励管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且不断的根据现实应用情况进行调整的班级管理手段。因此,班主任在落实班级管理工作时,不仅需要以“学生”为关键,展开师生互动关系的友好构建,还需要适时的进行角色转换,带动学生认识班级管理、榜样激励等的有效价值,从中学会自我管理,最终优化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文军.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5):46+48.
[2]崔焕引.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05):37-38.
[3]高玉旭.第56号教室对现代小学班级管理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8(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