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9月第25期   作者:赵文秀
[导读] 在各行业科学技术高速进步的当下,人才的职业素养道德水平成为了众多用人单位关注的热点
        赵文秀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A区,重庆 南川  408400
        摘要:在各行业科学技术高速进步的当下,人才的职业素养道德水平成为了众多用人单位关注的热点。但思想道德水平并非技能能够在短时间出现本质上的改变,更多的是要从小积累逐渐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小学作为儿童接受系统教育的开端,科学有效的德育工作对学生健康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究小学德育工作中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应用,希望能为我国小学德育工作的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传统文化;应用及渗透
        引言
        当今社会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逐渐成为安身立命的重要影响因素,思想道德水平的培养也从小学阶段开始广受关注。中国作为拥有雄厚历史积淀的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深深的扎根在国人心中,并给国人带来了很大的民族自豪与文化自信。小学作为系统教育的开端,无论是德育教育还是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都是鲜明且深远的,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关注。
        一、传统文化的德育形式分析
        (一)优雅的文化礼仪
        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并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为人处事方法,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打好基础。礼仪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礼仪教学的形式开展小学德育工作,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处事思维与方式。这样一来即达到了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也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培养学生和谐的交际能力
        在中国的人情社会中,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交际能力是适应社会的必备技能。想要培养学生立足于社会的能力,就必须要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学生科学有效的处理人与人、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关系。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理念,对建立和谐稳定的人际管理,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应当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得到深入的贯彻和充分的应用,也为和谐稳定校园环境的打造提供助力。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渗透措施
    (一)根据教育方向选择合适的传统文化内容
        长久积淀至今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完全适用于小学的德育教育,还需要教育工作者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性、心理特征和生活经验进行全面的筛选,并在教育过程中给予有效的引导才能够保证德育目标实现。

在传统文化德育素材的筛选时,教师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素材的选择,可以是有教育意义的传统文化故事;也可是以具有启蒙价值的传统文化读物,这些对于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建立和文化基础的形成都有深远的影响。不仅如此,学校还应当注重良好校园氛围的营造,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对贯通文化的感观,更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价值的有效发挥。
        (二)日常德育教育中提高传统文化的占比
        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可以通过比重的增加来实现。实际上调查发现,当前的小学德育工作对传统文化有着很高的依赖性,具体德育教育中传统文化能够带来的影响极大。增加传统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占比,一方面是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校园氛围的建立,另一方面也是教材中传统文化比例的提升。小学的德育工作不能完全依赖思想道德课,所以传统文化的渗透也应当在其他学科中有所显现,并通过适当的引导发挥德育价值。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以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内容,或在实际教学中适当的引入传统文化来辅助理解教育,能够更好的发挥传统文化和其他学科在德育工作方面的作用。
        (三)筛选优秀传统读物开展德育教育
        我国大多数传统文化都是以书面形式记录并流传至今,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性,以及学生理解能力水平筛选合适的传统读物,作为实际德育教育的展开媒介。我国传统文化读物中存在相当一部分本身就是针对学龄儿童,对学生的启蒙以及思想道德观念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学校应当以长远发展为目标,为学生提供合适的传统文化读物,在培养学生健康思想道德观念的同时增加学生的文化自信,为学生眼界的开拓以及语感的增强提供助力。
        (四)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价值
        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一定要以传统的形式,小学阶段学生还很难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但对网络信息抱有极高的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将以传统文化为媒介的德育教育工作作为实现家校共育的重要途径。当前大多数教师都与学生家长通过微信平台进行高效沟通,学校可以利用这一点建立微信公众号,推送具有德育教育意义的传统文化内容,家长借此资源加深与孩子的沟通并实现培养学生健康思想道德观念的目标。
        总结
        我国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本身附加了较高的德育价值,其中一部分适用于小学阶段学生良好思想道德观念的建立,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应用。传统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加入,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民族归属感与文化自信,对国家文化环境的长远发展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邱凯祥.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34(01):34-36.
[2]郭倩如. 茶韵满园,以茶润德——茶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J]. 福建茶叶,2019,41(07):266.
[3]刘鉴文. 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性探究——基于广州市黄埔区15所重点小学的调研[J]. 科教导刊(下旬),2017(04):135-136+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