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9月第25期   作者:郑远彬
[导读] 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领域一直在探究能够突破传统教育困境的有效方式
        郑远彬
        重庆市南川区第一中学校,重庆  南川  408400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领域一直在探究能够突破传统教育困境的有效方式,而案例教学法便是其中的有益尝试,其能够将知识内容以示范性及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进而极大优化了教学品质与效率。高中地理作为塑造学生人地观等理念的学科,其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降低地理知识的抽象性,教师需要借助案例分析为学生直观展现知识内容。基于此,本文将简要分析将案例教学法纳入高中地理的现实依据,并系统阐述教师应如何利用案例教学开展地理课堂。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中地理;现实依据;应用策略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代大势下,教师纷纷尝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寻找符合时代要求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教育方法,而案例教学法则逐渐受到了教师群体的关注,尤其对于地理这类与人类自然及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而言,加之相对于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地理知识相对更具抽象性及一定难度,而案例教学能够借助具体现象来说明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与优化案例教学与地理课堂的有效融合方式。
        一、将案例教学法纳入高中地理所基于的现实依据
        (一)基于地理的学科特性开展新型教学
        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中往往消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仅仅为其传授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逻辑等内容的深入理解,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尤其是对于地理这类具有一定抽象性及难度的学科而言,一旦囿于枯燥的灌输式教育,长此以往学生便会产生畏难情绪与抵触心理。因此,将案例教学法融入地理课堂中,较好顺应了地理学科囊括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等庞杂内容的特点,无论是气压带风带等自然环境,还是与地理环境直接相关的农业地域等社会生产生活知识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可以依据区域现象具体呈现的,因此案例教学迎合了地理的学科特性,且为切实培养学生人地观等核心素养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有利于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内容,逐渐使其养成地理核心素养
        对于逻辑思维等认知能力仍有待提升的高中生而言,庞大的地理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难度,如果教师不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提高知识的具象化,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失去对此类知识的学习动力。因此,将案例教学法纳入高中地理课堂,能够为其呈现相关知识的形成逻辑与过程,使其深入理解知识内容,有利于使其逐渐养成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能力及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并促使其将知识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


        二、将案例教学法融入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路径探究
        (一)依据典型案例创设知识情境,使学生学习具象化的地理知识
        为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地理知识内容且有效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教师将案例教学方法融入课堂时,可以依据案例规划创建相关的知识场景,使学生在直观的情境发展中体会地理知识内容及其实践意义。譬如,在讲授“气压带和风带”一节知识内容时,教师为使其能够真正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等知识,且使其准确绘制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等示意图,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其直观展现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动画视频,而为促使学生真正理解气压带风带分布及移动的规律,教师则可以选择以大家生活的温度带在某一季节所处于的气压带与风带为例,以此降低该部分知识的抽象性并激发学生探究与理解知识内容的兴趣。
        (二)在小组讨论等合作学习中应用案例教学
        在教学中践行合作学习策略,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面对困难时通常产生的畏难情绪与抵触心理,为将案例教学法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师可以基于合作学习模式而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体会相关知识内容。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按照座位或使其自主分组而分为若干小组,并在课堂中留出固定时间,使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而在小组内分享讨论自己了解的而相关案例,如在学习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节知识时,学生便可以在小组内容分享讨论自己城市所能提供的经济文化服务或城市尚未实现的功能,并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功能有何差距,采取此种方式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至生活实践中,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加深对知识内容的体会。
        (三)在学生课后练习中主动运用案例教学法
        课后练习是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运用案例教学方法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校外活动这一最贴近生动案例及方便在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料的方面,使其在完成课后任务的过程中探究更多相关案例,因此教师可以在为学生布置课后练习时注重锻炼学生查找分析案例的能力,使其在这一过程中深化对知识内容的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案例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逐渐成为教育者们的最佳选择,而将案例教学法纳入高中地理课堂中时,教师便可以通过为其创建知识情境、小组讨论案例及在课后练习中探究案例等方式,使学生切实理解知识内容并逐渐养成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江修军. 案例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旬刊, 2015.
[2]林爱绵. 案例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新校园(中旬刊), 2017(8).
[3]罗羲. 浅谈案例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西部, 2017, 000(004):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