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清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摘要:图片史料内容丰富、形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好各类历史图片资料能有效的调动课堂教学的气氛,给学生直观的感官刺激,从而有效的促进教学的完成。同时,运用好各类历史教学图片史料也是对老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图片史料;有效运用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根据图片的内涵、特征和运用方式,图片史料可分为历史地图、历史事件图片、历史图表三种不同的类型,其中历史事件图片包括历史人物、历史实物、历史照片、历史文化古迹遗址和历史漫画等。这些历史图片史料是初中历史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时社会生活现象的重现,与教材中的文字信息相辅相成,是学习历史、培养历史学科兴趣最好的辅助工具。如何利用好这些图片史料为课堂教学服务?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合理利用图片史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图片史料可以说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某一瞬间的“定格”,是历史最真实的写照,我们可以透过历史图片看到这一历史时间段所反映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使用历史图片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并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图片史料与语言文字相比,具有很多优点:第一,在表现手法上,图片史料突破了语言文字在静态图像方面的局限性,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当时的历史场景,还原性较高。第二,从表达方式看,图片史料是一种直观的表达符号,通俗易懂,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强化知识的理解,极受学生欢迎。第三,从学生感悟看,图片史料比文字更容易被接受。如在讲授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时,可以分别利用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地图史料来为学生们进行讲解,不同的小国相互斗争,在历史图片上在用不同的笔画出先后的顺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仿佛时空穿梭般的身临其境,而且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再认知。
二、合理利用图片史料,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目前,尽管大多数历史教师的学历都比较高,但学术有专攻,教师在对历史的理解上也同样是因人而异。有的教师可能对近代史了解独特而有的则对中国古代史特别感兴趣,而当今我国初中历史教材包含古今中外的历史,这样就会导致教师对整个历史的整体内容了解有所偏差,在平常教学活动中只是简单的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具有局限性,没有注重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开发和利用好教材中的图片史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通过看各类相关书籍不断地增长自身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而且还要深入探究历史教材中每幅图片史料后的历史时代背景、意义等以达到融会贯通的讲解能力。例如在讲授《三国鼎立》一课中笔者采用大量图片史料,在三国的发展过程板块加入了“蜀锦”“青瓷”的相关图片。通过教师详细、生动地讲解“蜀锦”和“青瓷”的制作过程和工艺特点,使学生对三国文物有了直观的感受并扩宽了知识面,这不仅是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考验也是对教师教学艺术培养的过程。
三、合理利用图片,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分析图片史料的能力。
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对图片史料进行表面的讲授,更要教会学生分析图片、观察图片的能力。例如讲述《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时,笔者设计了一个小问题:观察教材中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和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看一看两个头像的各个部位有什么异同?他们是如何进化的?教师引导学生达到观察的目的,学生通过对图片认真的观察不仅自己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而且还能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对历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图片的对比将一些比较复杂难懂的知识点化简为易,当然不是所有问题都要利用图片史料来进行解决,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不过用图片史料往往比其他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中配备了很多附有深意的历史图片史料,教师应该善于借助教材中蕴含的历史图片史料,精心提炼美的素材,美化课堂生活,引导学生“认识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例如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以大量的实证材料形象地展现了秦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其中青铜涂铬防锈技术的大量应用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例,它在当时已是一种很成熟的技术,秦俑出土的绝大多数兵器表面都涂有这种保护层。这种绝技似乎从汉代以后就失传了。秦兵马俑令全中国人自豪,令全世界人惊叹!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当时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些传统技艺一直沿用到今天为后人带来丰富的财富,通过这些历史图片史料的观赏与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艺术博大精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发展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好口才越来越被认为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必备能力。所以,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可以锻炼学生看图说史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学生几组图片史料让学生对此图进行表述,它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悟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抗日战争这一部分时,展示《抗日战争示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书中内容表述日本侵略中国的路线,具体是从哪里开始又是到哪里结束。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日本侵略中国这一历史史实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发挥学生合理的想象力,在叙述的过程中学生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对历史进行表述,这是对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合理运用图片,突破重难点
在历史教材中的图片史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信息,用具体直观形象的图片来反映一段抽象的历史,与文字相比更具有说服力和震撼力。如在讲述“南京大屠杀”这一知识点时,如果没有那些真实的历史照片我们可能对于大屠杀中的被杀的人数只当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数字而已,虽然知道20万、30万是一个大数字,但它远远没有图片来的更直观更加直击国人的内心。在为学生讲授南京大屠杀这一部分时,我们可以在课前给学生留一个作业,让同学们利用网络查找日本的侵略罪证图片和故事,上课期间学生们互相交流自己整理的这一时期日本人的暴行,加深同学们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重难点。
总之,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的教师在讲授历史课程的时,只是简单的讲授历史发生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图片史料的运用,其实图片史料不仅能更直观的了解当时发生的事件,还能更进一步的了解当时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等,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渗透历史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这门人文科学。
参考文献:
[1] 陈志刚、翟晓宇.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科学出版社.2003.
[2] 姚锦翔、赵亚夫.历史课程与教学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 夏辉辉.问题解决:历史教学课例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