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9月第25期   作者: 李孝阁
[导读] 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使用问题教学的方法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结意识等
        李孝阁
        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 061002
        摘要: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使用问题教学的方法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结意识等。高中地理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新型教学方法,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将学生的个人能力、知识基础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并结合学科素养,进一步提高提问水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问题式教学
        引言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变革,现阶段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问题式教学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进度。但是教师在使用此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必须合理利用,分清其利弊,不可以盲目使用。就目前情况而言,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的应用中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际情况,深入分析问题式教学的优点及其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的不足,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推动高中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概述及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问题式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整合和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开放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增强。由此可见,问题式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在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教育价值。首先,有助于问题情境有效性的创设。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模式的实施更加注重结果和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进行问题的发现、分析及解决,实现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有助于学生体验—反思思维过程的开展。在高中地理教学对问题式教学模式进行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调查、考察的方式获得一种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并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及结果进行积极的反思,实现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二、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问题式教学的认识
        现阶段问题式教学法在教育行业中已经逐渐被采纳,不仅仅是地理这门学科,其他学科也将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问题式教学法的优缺点,以至于对这种教学法有时候只是随意使用,不但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出现许多其他的问题。现阶段大多数教师对这种教学方法了解得不够全面,以至于在应用的时候不能合理掌握,导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能发挥问题式教学法的真正意义。
(二)教学模式单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方式也在逐步进行改革。在高中,大多数老师为了适应这种改革,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尝试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但是,某些老师过度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忽略了教育的最根本目的,虽然丰富了课堂内容,但却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不仅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而且要注重教学目标的落实。
(三)学生自身能力不足
        在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学进度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不能紧跟教师讲课的节奏,以至于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不能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师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教学的时候,学生不能快速回答所提出的问题,以至于浪费太多的时间在这上面,从而导致问题式教学法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


(四)问题式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在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通过学习自主性的有效发挥,才能在对资料的分析中,自主的进行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实现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中,教师对于问题进行了过度的预设,学生只能在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思考与学习,而没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进行提出问题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和思维积极性的激发。
        三、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改进措施
(一)更新教学观念
        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自己原有的对地理教学的看法,在教学的时候不能只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教学,应试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例如,关于能源流域的综合开发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参加考试的时候只需要将基本的知识掌握就可以了,但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此,要让学生学会熟练地运用这部分的知识。因此,现阶段的大部分教师都需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二)优化教学模式
        现阶段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至关重要。问题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合理地进行运用,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不足以让学生有足够的兴趣去开展学习,而问题式教学法会促进学生思考。地理必修三第三章能源这部分的内容需要学生反复记忆,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在讲解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时候就可以以结构图的方式留出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填补空白,以此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的记忆。总之,创新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进行学习。
(三)创新学习方式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当不断尝试各种新的学习方法,并选择其中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合适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对教师亦是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地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的学习方式,改正之前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解田纳西河流域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因为内容较多并且较为复杂,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点以动态视频的方式播放,以此促进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地理作为一门具有综合性、兼容性的教学课程,涉及到环境问题、人口问题以及资源问题等广泛的领域及人类生存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对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教学模式一直以单一、僵化的课堂教学形式为主。而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综合思维能力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中地理教学的模式提出了创新与改革的需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引导学生在自身地理思维方式的运用中,自主的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实现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和知识体系的构建,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述,问题式教学实际上指的是教师通过布置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引导高中学生独立去寻找答案,并且让学生通过对此过程的学习达到提升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效果。总之,问题式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就目前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情况来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与实际的教学情况相结合,合理地利用此种教学方法,以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初探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式教学[J].刘龙华.??地理教育.?2020(08)
[2]关于构建和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J].邓明红.??地理教学.?2020(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