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育人路径建设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9月第25期   作者:王宾
[导读] 大学体育课程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成为了高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的组成课程之一
        王宾
        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221300
        摘要:大学体育课程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成为了高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的组成课程之一,大学体育课程不仅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升有帮助,也有利于锻炼大学生对待事物的意志力,以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有利于推动思政课程的发展。以下针对思政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育人路径所处的现状、需要面对的问题以及策略三个方面,本文提出了需要提升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背景;大学体育;育人路径;建设
        前言:随着中国梦的实现,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曾说过,年轻一代的综合素养对国家的健康发展的重要表现。通过理想的树立、良好的精神状况以及优秀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国家孕育各种优秀的人才。在此过程当中,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一门课,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也正是体育课程与思政思想的培养相互影响,在思政背景下,大学的体育课程有了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
        一、思政背景下,体育课程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
        1.没有完整的体现育人意识,没有了解育人的核心内容
        在大学体育课堂中,教师和老师对于“课程思政”的意识概念不太了解,容易把这个概念理解为思想政治这门课程,并误以为跟体育课程关联很少。其实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是相辅相成的,大学体育老师把教学目标从给学生学分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转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讲解体育课程。
        2.没有处理好显性思想政治课程与隐性思想政治课程之间的联系
        显性思想政治为高等学校所学到的政治理论知识,是通过原有的大学必修课程而所学到的思想政治内容,隐性思想政治是通过公共课程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而体育课作为隐性思想政治课程,在课堂中,体育老师并没有把课程与思想政治核心要素联系起来,体育课程成为了只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课程。
        二、思政背景下,体育课程育人教学建设的重要性
        1.符合时代的发展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政治会议中曾经强调,高等院校要重视立德树人,这句话表现了思政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要达到育人的结果,课堂除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结合,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综合素质,符合时代的发展,也为祖国输送很多优秀的人才。
        2.贯彻教育部的纲要
        教育部提出了纲要,“十大育人”体系当中,放在首位的体系内容为“统筹推进课程的育人”,并加强高等学校教学的管理、整合各课程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等行动加大力度推动思想政治教学的发展。成为了大学体育课程的育人教学的保障,课程通过课堂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意志力以及综合能力,既可以贯彻教育部的纲要,也推动教育部门的教育工作。
        三、思政背景下,体育课程育人教学建设的策略
        1.体育老师加强体育教学的管理
        大学体育课程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建立的一门课程,随着思政环境下,更加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的素养,意志力以及综合素养。

在体育课堂当中,体育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纪律和组织能力,这些能力都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大学生通过体育课程锻炼身体素质以外,潜移默化的学到思想政治课堂,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为此,大学体育老师需要充分发挥体育课堂中的主要作用,引导学生学习锻炼身体的各项节能,务实体育课程的内容,了解并掌握有效的课堂方法以及策略。
        比如,大学生参加体育竞赛的时候,大学体育老师需要培养学生的个人荣耀意识、团队意识以及意志力等各种体育精神,指导学生在困难面前不畏缩、不避开、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通过各种体育竞赛项目,培养学生的优秀作风,能够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做铺垫。
        2.促进思政背景下体育课程育人的专业度
        课程制度的改变会在一定程度上在教育、教学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大学体育老师在设计体育教学当中,除了重视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以外,要把思想政治理念放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把公平竞争意识、个人荣耀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等优良精神传播给大学生,提高体育课程的效率的同时,为大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比如,大学体育老师优化课程的设置,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在课堂讲解体育的主要项目,也要把讲解课程理论知识的时间减少,给大学生足够的自由运动时间,比如,举行运动会,按小组进行简单的体育比赛,使体育课程内容丰富化,弥补并完善体育教学的各项内容,可以提高体育课程育人的专业度。
        3.修订体育课程材料,并制定新的教育大纲
        在课程思政环境下,原本的体育教材书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新环境下的教学需求,为此教育部需要的修订体育课程材料,制定新的体育课程大纲,这样做的原因为学生通过教科书了解每一学期课程所学到的知识点,如果单纯的说明各项运动技能的方法,会脱离学生的课程思政的教育,不符合教育的需求,为此,教育部门应该持续发展育人的价值导向,引领体育教材亲近大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提升。
        比如,在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加课程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以及正向引导,有利于树立学生体育课程的目标。
        4.完善体育老师的教学评价体系
        对于体育老师来讲,最重要的目标是通过课堂培养体育人才,为此,提高体育老师的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成为了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为了适应课程思政情况下,体育教育的育人路径的建设,应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育老师通过教学的过程当中,把优秀的价值观传播出去,并且承担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的发挥。
        比如,通过每年度学年体育课程结束之后,通过系统发放的方式,让学生评价体育老师各方面的发挥作用,完善体育老师的教学评价系统可以了解学生课后理解体育课程的真实情况,具有评价的客观性以及科学性。
        结束语
        随着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实施,高等院校加大力度重视体育课程育人路径的探究,找到与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相符合的育人路径,会对以后体育课程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并且不断更新大学生体育课程培养人才的方法和途经。思政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与新时代的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对于教育的要求相符合。虽然体育课程育人模式会是个长期的过程,但是通过不断的实行政策以及新的方法,为祖国输送更多的人才,更新,并且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彬彬.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育人路径建设[J].财富时代,2020(10):121-122.
        [2]吕贤清.“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策略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20,22(03):73-75.
        [3]蔡金兴. 课程思政背景下上海市普通高中生体育品德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