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方法与效果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9月第25期   作者:陈晓彬
[导读] 近年来,社会对高质量,创新和多功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陈晓彬
        (东莞市横沥镇第二小学 广东 东莞 523460)
        摘要:近年来,社会对高质量,创新和多功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并提高人才的竞争力,我们需要从小学教育入手,并着重培养创新能力,以激发和改善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育可以激发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很难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并详细介绍可能的教育效果,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新教育;方法

引言
        在21世纪,社会仍在不断发展,中国的经济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相应提高,重点是培养创新人才以在国际舞台上脱颖而出。创新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它可以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展现学生的个性,实现高效的课堂。小学音乐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积极形成创新教育,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教育方法,充分展示教育的效果。
1.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的意义
        音乐文化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将被铭刻在历史中,并最终成为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并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基础,小学生将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与音乐互动并提供创新的教育,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滋润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并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热情和创造力。音乐作品可以激发并产生更好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爱国精神,为高质量和全面的人才发展奠定基础。如今,国际竞争正在加剧。音乐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中国政治,文化和历史的发展与增长至关重要。首先,音乐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清楚地表明了我国历史,民俗和文化发展的背景。其次,在国际交流中,音乐可以促进中国文化的兴起和传统中国文化的传播。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中国需要创新自己的音乐体制,以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提高文化公信力,释放音乐精神,促进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简而言之,音乐起着重要作用。创新教育的实施对创新学生的音乐思维和促进音乐发展非常重要。
2.小学音乐教育中引进创新教育的方法
(1)营造美妙教学环境
        小学音乐不同于其他学科。对学生来说,提高审美能力很重要。在教育阶段,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审美观与主观经验结合起来,为高效的课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通过布置教室,营造教学氛围和协调优美的音乐,教师们在教室中创造了美好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并制作出高效的音乐。例如,在学习歌曲“玩具进行曲”时,老师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各种类型的玩具车,并在教室里放置了玩具车,玩偶和小狗玩具。可以使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歌词。室内场景使学生沉迷于此,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并提供了有效的音乐课程。老师还可以指导他们继续按照歌词创作,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
(2)展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在传统音乐教育中,老师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僵化的教育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有些学生甚至不喜欢音乐课,从而难以保证教育质量。在这方面,教师需要牢记音乐是一门艺术。如果想获得一个高效的课堂,则需要专注于扩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指导他们利用他们的想象力以开放的教学方式大胆地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思维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优化教育质量。

从当前的教育现实来看,音乐课程对学生仍然有一定的限制,学习环境是有限的。在这方面,教师可以介绍音乐故事或与学生一起玩音乐游戏,以减轻学生的紧张感,并让学生充分参与音乐课。
(3)开展启发式教学活动
        在创新教育中,对启发式教育的支持有助于塑造创新教育。在音乐课上,我们以现实生活为指导,积极进行启发式教育,鼓励学生思考,创新,创作新的音乐歌曲,巧妙地扩大想象力,开放思想。如《动物说话》音乐教育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看歌词,回忆生活中的小动物与动物叫声,即兴创作,根据原歌词继续根据生活中的小动物的声音进行二次创作,以此拓展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3.小学音乐教育中创新教育的效果
(1)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质量
        在小学音乐课上,创新教育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地位。这是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范围并指导他们进行创新,有必要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意愿。在音乐教育中,教师需要关注自己的身份变化,为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并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机会。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提高音乐教育的效率,并可以显著提高教育质量。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可为课堂中的特定实践做好准备。在音乐课堂上创新教学方法。首先,学生听音乐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审美体验的主要目的。因此,有必要适当增加教育中听音乐的习惯。老师经常为学生收集出色的音乐作品,并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演奏。通过重复进行,第一次聆听,再次聆听和循环聆听,学生可以记录自己的感受,感受音乐的美以及记录他们的不同的感受历程。教师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指导。
(2)激发学生对小学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殿堂的引路人。在小学音乐课上,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的需求不断增长,教师需要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便从事相关的音乐教育活动。在提供适当的音乐指导时,要依靠并激发学生的兴趣来达到预期的音乐效果。在创新教育中,教师积极实施各种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机会探索音乐,发展潜力,发展才能并激发对音乐课的兴趣。
(3)增强小学生创新意识
        随着经济的转型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是教育的基础。对小学音乐进行创新教育,向学生灌输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培养创新人才至关重要。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创新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具有“多元化”的教学风格和与时俱进的多种形式的创新教学精神。此外,通过在教室举行小型比赛,向学生展示才华,绘画和写作来表达音乐感,可以丰富课堂的形式,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理解课堂的内容和形式,以形成具有科学系统的创新性音乐教育计划。
结语
        总体而言,音乐是小学教育的基本领域之一,高效的音乐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其综合素质并促进未来的发展。但是,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并阻碍他们实现其音乐教育目标。为此,我们将积极引进创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开展启发式教育活动,全面实施创新教育。扩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立高效的音乐课程,并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春杏.以乐育人润物无声——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北方音乐,2020(20):248-250.
[2]於萍.小学音乐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J].艺术评鉴,2020(06):115-117.
[3]邢然.小学音乐教学中创设体态律动,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北方音乐,2018,38(24):216-217.
[4]李雪莲.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科技资讯,2015,13(27):17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