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9月第25期   作者: 陈炜
[导读] 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是极具感染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陈炜
        湖南省石门县罗坪乡中心学校    湖南常德415300
        摘  要: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是极具感染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素质教育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音乐素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增加民族音乐文化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和赏析中了解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从而不断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策略;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和精神的展示方式,学校是知识教授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加强学校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教学工作,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让学生在音乐理论知识、表演技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中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亲身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加年轻一代的认同感,促使其主动吸收和传播民族音乐文化,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都有不同的音乐展现形式,共同组成了中国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民族音乐文化,对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推动意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还能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升音乐文化素养[1]。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民族音乐文化,能够改善传统音乐课程中以唱为主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形式。而且通过灵活多变且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的音乐教学课堂中,还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民族音乐文化教的传承工作中。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策略
        (一)增设民族音乐文化课程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结愈发紧密,初中生由于年龄较小,社会认知能力不强,在不断受到不同国家多元化的音乐文化冲击后,学生的音乐爱好变得复杂多变,也更加喜欢节奏快、冲击性强的大众流行音乐,如Hip-Hop、Rap、摇滚等,而我国的民族音乐逐渐变得小众,学生对其了解有限。若想增加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目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设民族音乐课,通过直接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教学途径,增强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认知,培养音乐文化素养[2]。因此,学校需要调整原有的音乐理论教学、技术指导教学、实践教学和文化传播教学课程,将民族音乐文化教学渗透其中,调整课时节奏,例如,可以在文化传播教学课程中增加中国民族基本乐理、传统音乐教程等。同时在视听课上增加民族音乐演奏、表演等内容,如,二胡、琵琶、古筝或者山歌、说唱、戏曲等,不仅拓宽的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内容,还促使学生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


        (二)创新实践多元化教学模式
        教师在开展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的时候,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大班统一授课教学方法,应该借助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文化表现形式,以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热情。以游戏教学方法为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设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加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在学习民族音乐乐器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通过多媒体播放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或者现场弹奏,让学生猜是什么乐器,教师可以适时的增加难度,如可以用琵琶发出吉他、木琴、马头琴等乐器,得分最高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让学生在游戏中增加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
        或者教师可以巧设音乐教学情境,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和影音、音画功能,创设不同的音乐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这种情感体验教学方式,拉近学生与民族音乐文化之间的距离,为学生砸到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在学习中国歌舞剧院歌舞剧《孔子》选段《采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含义,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学生按照音乐内容编创成舞蹈、音乐剧或话剧,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的作品的编排中更深入地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意境和内涵。或者教师可以邀请优秀民族音乐表演家与学生开展合作交流,采用一些学生熟悉喜欢的音乐表现形式,将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曲目二次编排,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增加其主动参与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宣传工作中,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
        (三)创建实践音乐教学平台
        民族音乐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进行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的时候,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音乐水平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悟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例如,在学习京剧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京剧变脸表演,同时让学生亲手画一张脸谱面具,理解不同人物使用不同色彩、不同花纹的含义。在学习山歌的时候,可以组织班级内唱山歌比赛,鼓励学生大胆选择感兴趣的山歌进行学习比赛,其他学生投票选出最喜欢的山歌,给予表扬,随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演唱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唱歌技巧,增加对歌曲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相互融合,进行二次创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魅力,取长补短,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文化对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音乐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途径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根据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与音乐教学内容的融合,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基础巩固的同时去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魏艳梅. 传承音乐之源 弘扬民族文化——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 艺术评鉴, 2018(7):121-122.
        [2]许玥. 试论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 新课程(中学版), 2018, (001):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