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9月第25期   作者: 王兴华 黄迪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王兴华 黄迪
        哈尔滨石油学院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思辨能力是学生所需要具备的一种素养。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通过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在课堂上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思辨能力得不到相应的发展。本文就大学英语课堂思辨能力培养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构建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思辨能力;培养模式

        
        前言:依据现代教育理念,大学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通过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育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增加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民族的自豪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需要教师着重关注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去探寻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1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对学生英语思辨能力培养重视不足
        由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在教育领域中根深蒂固,对学校、专业教师影响极其深刻,所以导致我国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仍旧是以传统的理论知识灌输、大班制等教学模式为主,也仍旧是以自己为教学中心,按照自己的教学思维与教学经验,开展英语课程教学活动。在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活动中,部分大学英语专业教师会过分强调对机械性、重复性的英语单词、语句和语法的理论知识的背诵与记忆,很少开展与思辨能力培养相关的英语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知识水平,帮助学生解决英语学习问题,但却忽略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并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构成一定阻碍。同时,由于部分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对培养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重视度不够,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英语专业知识时,常常会出现思维“短路”或停滞不前的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导致学生的思维被禁锢。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至关重要。
        1.2 对学生理性与感性认识的协调发展重视不足
        由于受到教师所选择的英语教学模式、学生成长环境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多数大学生普遍缺乏理性的自我认识,在英语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所学英语知识内容的理解与学习深度也仅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难以从问题的本质出发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受这些因素影响,多数学生在解决英语知识问题时,也仅执着于问题的表象认识,在感性方面表现较多。培养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若是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过于浅显,仅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遇到英语问题或英语事件时,是很难根据问题发生的本质来看待和解决问题的,也难以根据自身的思维与思辨能力把握整体事物的主要矛盾,也无法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所以,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学生理性与感性认识的协调发展,这样才可确保学生思辨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
        2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1提高思维能力,培养意识,鼓励学生多质疑提问
        首先,高校要提高大学英语教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意识,英语教师也应该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不但是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学科素质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提高人才竞争力、全面促进学生发展的最佳途径。在此期间,相关学校可定期组织开展“学术论坛”、“科研工作”、“学术竞赛”、“思辨演讲”等活动,使我校英语专业教师与其他学校的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增强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意识,明确通过参加活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优势,掌握批判性思辨能力的培养方法,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提供专业支持。


        同时,高校还可组织开展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培训活动,引导本专业教师“走出去”,让英语专业教师定期到社会企业中参与调研工作,开拓其教学视野,丰富其思辨能力教学经验,了解目前社会企业实际用人需求与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现实要求,提高其重视力度。高校也可引进优秀的思辨专家团队,定期到校园内为大学英语专业教师提供相关培训活动,为其传授当下最新、最科学、最有效的思辨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促使大学英语专业教师与时俱进。
        其次,高校除了提高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视力度之外,还应积极改进以往传统单一的英语教学模式,要鼓励大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质疑,勇于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在学生发出质疑与提问时,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应及时给予正确解答,并在解答过程中给予提出质疑和提问的学生相应的鼓励与肯定,让学生感受到参与课堂互动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为拓展学生的思辨空间打下良好基础。
        2.2 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知识学习与语言学习相结合
        首先,教师可尝试将文氏图用于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并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此种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并能启迪学生智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些国家,孩子从小就开始使用文氏图,直至小学甚至中学,都是课堂上最常见的一种学习工具。在此过程中,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可通过设置符合学生学习能力、学习需求、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讨论与回答环节,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与网络信息技术,营造出情景研究氛围,让学生在这种紧张的问答环节中,跟随多媒体课件的引导,通过积极的对比、思考,自主探索问题的正确答案,激发自身思辨能力。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与组内成员进行跨语言文化交流,以英语口语的方式表达教学内容与学习内容。然后,教师再为学生提供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知识点,将其作为思辨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思维、见解和对该主题的看法,告知其他组内成员,以此来提高自身思辨与口语表达的能力,梳理学习思维。随后,教师可以听他人的教学思路,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开拓自身思维,进而确保学生所培养出来的思辨能力可促使其多层面思考问题。此外,教师还可根据大学英语思辨层次理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能力训练和培训,通过整合知识学习与语言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思辨能力培训,并逐步掌握思辨能力,即自我调节能力,并通过认知技能训练与培养学生情感特征,促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
        2.3 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英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探索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知识答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大学英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适当利用互联网平台、计算机设备、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在线英语学习平台;适当利用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在互联网平台上深度挖掘大学英语专业丰富的教学资源,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在网络平台上自主搜索教学资源;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音频、视频和书籍等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学习,以便于他们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与思辨方法,开拓学生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体系。其次,大学英语教师除了教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和经典名著,并为学生安排这样的学习任务。例如,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英语单词和句子的形式重写故事的结尾,并在结尾写下自己的看法,写下你对故事中主人公不了解的地方,或者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这不仅有助于促进他们语言能力、语言应用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有效发展,而且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培养他们的学习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这不但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而且还决定着大学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标准和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依托课程内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辨性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思辨意识和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石文芳,王姝阳.以思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3):187-188.
        [2]李萍.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2020,(7):30-31.
本课题为2019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课题编号WY2019071-C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