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效率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9月第25期   作者:李发家
[导读]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渐渐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李发家
        隆林各族自治县平班镇初级中学 广西 百色市 533403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渐渐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于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工作来说,由于农村学生在小学阶段未能打好英语基础,且开口说英语的机会较少,大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都存在学习效率低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提升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总体质量,教师要合理地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文章围绕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效率为主题展开分析,提出有利于提升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效率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效率;
        一、对当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的分析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学制度逐渐完善,农村教育工作者也开始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工作,实现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农村英语教学工作和城市英语教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暴露出各种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农村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并未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班级中的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在这种学习背景下,学生很难实现全面发展。虽然农村小学已经开设了英语课,但大部分学生未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英语学习没有太浓厚的兴趣,导致他们在小学时期未能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所以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引发了各种教学问题。
        对于农村教学工作来说,缺乏开口说英语的交流环境。英语本身是一门语言性学科,要想提升学习质量,就要张口说英语,只有在长期的交流中才会慢慢养成良好的口语交流能力。但是,由于农村和外界的交流较少,为学生提供开口说英语的机会更少,致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英语不能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练习。
        二、对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价值的分析
        为了更好地处理当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合理地采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开展教学工作。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能够让学生处于一种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的学习环境中,全面提升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在小组合作中,要完成教师规定的任务,只有相互协作、相互鼓励才能实现。以往学生开口说英语,被其他同学嘲笑以及说“出洋相”的现象也会随之减少。教师应当以小组为单位,为学生布置具有针对性的口语交流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能够开口说英语,营造一种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渐渐地让学生能够接受英语语言,将说英语变为一种常态。这种教学模式中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及合作意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积极地融入学习过程中。
        三、对有利于提升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效率可行性对策的分析
        (一)为学生合理地分组,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干
        为了提升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教学工作的效率,教师要为学生合理地分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事可做,而且科学合理的分组也是实现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为学生分组能够更好地落实教学工作,避免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一味地打闹,而不注重学习。教师应在分组前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性格特点、学习态度以及人际关系等,综合考虑和分析时,也可以听取学生的建议及要求来对学生进行分组。完成分组后,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每个小组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随时调整的。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更换小组,确保每一个学期小组都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小组合作中的学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促使学生都能展现自我,体现自身的价值,实现在小组当中的有效交流和沟通。

这种分组形式还有利于激发小组间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英语学习意识,最终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融入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实现教学工作的开展。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是通过多样化的元素形成的,合作情境创设工作在各种元素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当为学生布置各种合作任务,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这是开展小组合作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有了合作目标,才能实现小组的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交流的空间。教师在这一工程中也要发挥自身的引导和辅助作用,当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地帮助学生处理和引导,使学生能更加高效地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不应直接告诉学生处理手段,而要用引导、层层递进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寻找解题方向,提升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学生日常表现,科学选择小组合作的组长
        小组合作组长的选择至关重要,通过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作为组长,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及学习能力来选择能够胜任小组长职位的学生。在选择好小组长之后,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学生在担任组长的过程中能够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教师选择小组组长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可以让学生推荐和自荐,然后再综合学生的责任感、组织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等进行考量,完成对组长初步人选的工作。对进入小组长候选的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培养,帮其树立管理意识,促其产生责任感,最后根据学生的表现选择最优秀的作为组长,让组长去引导其他学生学习,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小组的其他成员也可以随时监督组长,对组长的工作进行评价,确保组长能够对自身的工作认真对待,提升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对显著提升小组合作效率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对依据英语学习类型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分析
        教师在为学生开展英语听写教学工作时,应当让口语能力较好的学生先进行阅读,不熟的学生可以聆听其他同学的发音,纠正自己的发音,让学习优异的学生带动学习较差的学生,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流畅地朗读和背诵。小组之间还可以通过相互提问来强化记忆,提升学习质量。教师在为学生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工作时,可以在阅读之前为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再进行激烈的讨论,提升他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当教师在为学生开展英语写作教学工作时,在实际的写作前要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了解写作的中心思想,确定写作主题。在实际的写作中,如果遇到较难的句子和单词,可以向小组中的其他成员请教,完成写作后各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审阅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然后教师进行统一评价。对质量较好的作文进行表扬鼓励,并请写作文的学生将作文读给大家听,通过这种手段来激励学生,让学生相互监督、共同学习,提升教学效率。
        通过上述问题分析,我们能充分意识到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及时优化和完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积极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教学,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让学生接受更加专业的英语教育。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应用将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全面提升自身的英语综合能力。为了更好地提升小组合作的整体效果,教师要科学地为学生分组,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融入其中。
        参考文献
        [1]叶海深.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5(20):100.
        [2]肖文芳,粟帆,廖爱秀,陈益.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海外英语(上),2015(1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