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9月第25期   作者: 范建红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变革,我国各个学科的教学模式都有了创新以适应新课改的变化,英语这一门学科,是属于一门外来的语言学科,有着自身的特性
        范建红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里砦镇里砦中学 04350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变革,我国各个学科的教学模式都有了创新以适应新课改的变化,英语这一门学科,是属于一门外来的语言学科,有着自身的特性。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促进初中生英语文化水平有着显著的作用。虽然英语阅读越来越受到各位初中英语教师的关注,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使英语阅读教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在学生初中生活的学习中,英语对学生而言是一门比较难的科目,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单词积累和语言练习。阅读这一项更是一个需要技巧的题目,往往学生容易在英语阅读中出现问题。教师应当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由带有技巧性地教学取代灌输式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抵触情绪,让学生更好地在英语阅读中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
        1在日常英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英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具体内容:在日常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作为阅读材料的引领者和解读者,却不管文章中的情境、美感、思想感情,而是直接将重点的单词、短语、语法直接整理出来,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就导致学生们没有了自己去进行阅读的兴趣,只会死板地等待教师的知识灌输,没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解析,这很影响以后学生对待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这种教学模式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只教给了学生知识,却没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虽然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很多教师都革新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但是英语阅读教学还是没能形成有体系、有效果的方式方法。依然还在沿用传统的那套单一的教学方法,严重地阻碍了学生阅读兴趣的迸发,让学生无法做到融入教学文章内,去体会文章主旨,从而不能整体地提高综合英语素质。
        2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2.1“三读三写三究”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三读三写三究”写作教学模式将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良性循环,并在此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个人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小组合作探究意识、提高教师引导探究效率。在此教学模式指导下,学生首先感知阅读文本进入“文本导读”环节,在此过程中学生将会进行至少三次教师引导下的阅读,“一读”文本框架结构,这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外在表现,是语篇形式美之一,它包括文本的体裁、写作顺序、段落层次、整体构思等。“二读”文本内容,这是作者思想意识的内在表现,是语篇内在美的体现,它包括语言文字所传达出来的自然美、社会美和思想情感美。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目的等,并探究文本中跨文化背景和社会内容的深层含义,从而循序渐进深入理解文本。“三读”文本语言,“语言是作者写文章时表达思想感情的物质媒介,是文章形式美的最突出的表现”。英语语言美包括用词、短语、句型结构、语法等的准确性,也包括修辞的使用和衔接词的运用等。这“三读”并不是孤立分割的,而是相互交融、彼此包含的关系,也是输入内化的必经阶段,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进入写作指导,开始布置写作任务。写作前的素材收集是必不可少的,小组合作探究下,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如:交流、查阅、辩论、调查、采访等可以进行素材收集,在此过程中学生需通过归纳、判断、思考等思辨方式进行取舍,从而选出个人写作的所需素材,列好提纲。在此之后,进入写作阶段。“一写”是口头训练。

口头训练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小组合作下的口头训练可以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提高更快,这其实也是一种“打腹稿(drafting)”的方法,只不过“腹稿”是用口头表达出来而已。“二写”阶段就进入真正笔头初次写作阶段(writing),这是学生自主写作过程,课堂用时8~10分钟。写好后,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互评修改(revising),然后进入“三写”,即修改后“再写”阶段,这一次学生正式开始在作文本上写作,在此要对学生强调书写(handwriting)的工整性。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读文本语言的学习,包括认读字、词、句,从而分析语篇结构,体会其谋篇布局之美,并且在阅读中感悟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历史人文、社会风俗等,从而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2新词汇的认知能力,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阅读
        随着初中生自身的词汇量的不断增多,阅读能力也就会随之提升。而当初中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不理解的新词汇时,学生就应该去查找字典,了解这些新词汇的词性和含义,并去记住和掌握这些词汇。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还能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活动中,去帮助学生了解新英语词汇的知识点,让学生理解和熟记,也是为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引领学生扩充词汇量时,可以通过教学生将词汇进行归类,比如把食物类的词汇归为一类,文艺类的词汇归为一类,让学生记忆的时候更方便。或者是通过英语句子的结构进行归类,根据不同语境来分析词汇,然后来判断词汇。教师还可以通过文章内容,为学生设计相关问题,问题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底蕴进行设置,由浅及深地层层递进,让学生根据问题去阅读文章,促进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阅读时能更深层次地进行思考,这不但降低了阅读难度,还让学生加深了印象。然后教师根据学生阅读后的反馈,来改进问题,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
        2.3培养学生阅读英语课外书的习惯
        在平日教学中,我经常播放英语时事新闻,让学生进行阅读。这样,学生比较感兴趣,也养成了英语思维。众所周知,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在课上,我会带领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比如,新课堂里的基础训练、单元测试等阅读题,我和学生都会快乐地一起阅读。在课下,我会统一让学生订一份英语报纸或者杂志,让学生在英语阅读课中一起阅读。
        2.4将网络与英语阅读教学结合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内容,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能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有更加完善的基础,为之后的学习带来了帮助。教师应利用网络与课堂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新闻以及短篇文章,借助网络平台来发布相应的内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积累词汇,掌握更多的英语词句知识。比如,在学习“外国风土人情”这节课内容的时候,教师可通过利用专栏文章、公众号文章等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对英语文化有更多的了解,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帮助,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结语
        总之,英语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比较难的科目,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英语阅读的学习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较为宽松的课堂氛围,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通过阅读技巧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英语的魅力,锻炼学生的英语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技巧以及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等。
        参考文献
        [1]危赛兰.网络课堂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与应用[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5):138.
        [2]章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改革[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7).
        [3]王淑琴.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改革[J].新课程研究,20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