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杰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 重庆400020
摘要:在后疫情时代下,“全面慕课模式”应运而生。慕课模式教学的现状如何?有哪些积极作用?有哪些不利因素?后慕课模式时代,将如何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结合我校实际,我们认为后慕课模式时代,混合式教学会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慕课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混合教学
教学的网络化教学是大势所趋,然而,在现实中多年来却没有实质性推进。此次新冠疫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倒逼作用,使原本被隐藏的慕课模式需求和潜力得以释放。
一、慕课模式现状分析
(一)难以了解学生,不利于互动教学
线下教学,学生集中在教室里,一切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而慕课模式则不同,学生分布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只是形式上集中在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线下课堂,不但学生的一举一动被老师看在眼里,甚至于学生的思想,老师也可以通过表情查探,但慕课模式则不同。
(二)缺乏真实情境,不利于集中讲授
因为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不仅是老师,还有教室、同学、黑板这些真实情境都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而慕课模式则不同,旁边可能是引人昏昏欲睡的床铺,这些情境都对老师线上的集中讲解起着抵消和负面作用。教师和学生隔着屏幕,缺少情感交流,时间一长会在无形中产生陌生感,师生的心理健康也会因此受到负面影响。
(三)呈现形式单一,不利于激发兴趣
教学资源呈现形式单一,多为PPT课件、文档教案,缺乏新颖的设计,既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也难以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创新慕课模式,推动教学改革
(一)提升慕课模式技能
1.备齐教育教学工具
把慕课模式技术作为现代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进行专业培训,引导教师更多更充分使用现代化的手段来变革传统课堂,推进教学改革。
(1)硬件材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除了常规的麦克风,数位板是必备利器。数位板实现您在电脑端的书写随心所欲,获得与在纸张或黑板上书写一样的手感,更重要的是学生端显示清晰。
(2)软件资源
当前,钉钉、腾讯会议、QQ视频分享、云课堂等成为当下的必备慕课模式平台之一,各有优劣;但无论选择哪种平台,“电子教鞭”是必须的。无论是桌面,活动应用程序,开始菜单,任务栏或任何其他环境,都可以配合数位板在屏幕上任意板书或绘制图形。
2.开展慕课模式应用交流
引导和帮助教师积极探索“互联网+教学”的实施方法,在课堂设计、授课准备、在线授课、课后反馈等环节适应慕课模式特点和规律,保证慕课模式与信息技术发展合拍;在认真做好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强化集体备课,形成最佳慕课模式方案。
3.发挥专业教师引领
建立教学互助组织,开展帮教活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师慕课模式技术较高的优点组织教师进行现场观摩,营造一个互学互进、共同提高的浓厚教学氛围。
(二)深化课堂拓展
1.知识拓展
知识是有结构的,每个知识点都与上下和左右其他的知识点有关系,即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点本身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对比区分从而理解的目标,这就是知识拓展。
化学的知识点特别零散,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比如化学方程式:我用基本类型把方程式进行归纳,并横向建立关联,加深学生的理解。
2.能力拓展
知识先需要识记,要想识记的准确和快速,就需要先进行思维加工,即理解,再通过练习训练,最后达到能灵活运用的程度,因此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就是能力拓展,从而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
(三)强化个别辅导
我校始终践行“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的教育宗旨,学生层次不一,培优补差尤有必要,我们平时的线下教学受时空限制,时效性较差,慕课模式则不同,不受时空限制,即时、迅速,也就更适合个别辅导。
(四)整合优秀师资
从教师角度看,慕课模式的开展,使得教师产生一种良性竞争。比如,原先由三个教师所承担的课堂教学任务,在实行慕课模式之后,完全可以改由一个教师承担教学,另外一个教师或者一个助教进行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来完成。这样,由于慕课模式的出现,教师会出现分流,教学效果良好、深受生欢迎的教师可以专注于教学活动,其他教师则可以专注于教学之外的辅助性活动,比如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激发学校内部的竞争和教师优化进程。这样,我们就有条件打造“金课”,淘汰“水课”了,而要要打造“金课”,有两个需要。
1.需要团队意识
需要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形成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实现老中青搭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合力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
2.需要合理分工
团队每位教师都要发挥所长,信息化能力强的教师精心拍摄制作高水平课程视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细加工设计、制作精美的PPT电子教案,讲究课堂艺术的教师则可以背写讲稿或者脚本、科学规范授课礼仪,以打造好适合学生“口味”、深受学生欢迎的“金课”。
(五)开展混合教学
笔者通过微信公众号,面向全校学生进行了“你喜欢的教学环境是课堂讲授、网络课程、还是课堂讲授和网络课程相结合?”的调查问卷,共有2057名学生参与,问卷结果显示:喜欢课堂讲授的有482人,占比23.44%;喜欢课堂教学和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有1189人,占比57.81%;喜欢网络课程的有386人,占比18.75%。显然,深化教学改革,在后“慕课模式”时代,混合式教学优势凸显,必将被推向新的高地。
混合式教学优势:
1.对比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混合式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将传统教学的优势和在线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2.满足不同安排,更为灵活
美国教育部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与单纯的课堂面授教学、远程在线学习相比,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最有效的方式。
3.推动课堂改革,成为抓手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改变教师“满堂灌”“讲授式”的教学形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能改变传统课堂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强调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是大势所趋,将成为一种常态,在线资源的丰富也给传统课堂注入了活力,必将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六)完善平台建设
我校及时监督与推进慕课模式改革,通过考核、验收、使用评价、定期检查等方式,对在线课程建设、在线运行、实际应用、教学效果等进行跟踪监测和综合评价;通过完善考核与激励制度,推动现代化教学方式深入研究。
硬件设施是保障信息化教学的前提,加强慕课模式平台建设至关重要,这需要加大在教育云平台、录播教室、文理科中心等平台的投入,提高教师对慕课模式设备的使用频次,以通过慕课模式平台的交流协作,实现线上资源共享,达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不仅为教师提供系统化的教学资源,也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系统化学习,达到教与学双赢的效果。
三、结束语
疫情之下,慕课模式展示了其不可或缺性,后慕课模式时代的混合式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驱动着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
在互联网和5G技术的蓬勃发展下,教学正迎来深刻的革命,我们要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体系,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服务。
参考文献:
[1]马雨婷.“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冯正午.TPACK理论视阈下“微课”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3]孙晓华.交互性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5.